匠心璀璨映校园,上海工商职院劳模工匠与非遗文化双馆齐开

匠心璀璨映校园,上海工商职院劳模工匠与非遗文化双馆齐开

来源:鲁网 2024-12-04 11: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校园内落成区级劳模工匠风采馆与非遗文化展示馆,日前,这一创新的形式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落地。00后青年技术小将们在校园中就能收获生动的劳模精神教育。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劳模工匠进校园”主题活动上,高校青年学子不仅足不出校了解劳模工匠的故事,还在鲜活的课堂上,接受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

聆听工匠讲述匠心故事,在校园内获得非遗教育……活动现场,“嘉定劳模工匠风采展示馆”“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教育实践基地”“上海民办高校劳模工匠展示馆”“嘉定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非遗在社区”示范点正式揭牌,让青年学子在校园内就能收获生动的思政教育。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书记顾红亮,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定区总工会主席陆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陈平,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嘉定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敏,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冬英在现场与00后学生共同见证劳模精神的传递。

本次在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落成开幕的劳模工匠风采展示馆和非遗馆,已纳入嘉定区大中小学大思政一体化建设。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政府督导专员金伟国介绍,这两个馆的建成正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实践课,是对传承劳模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持续探索“五育融合”育人新路径,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对校园内的技能“苗子”们而言,生动的工匠故事可谓是最好的教学内容。本次“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上,正式启动了“走访我身边的劳模工匠”主题育人活动,并进行了“青年学生拜师仪式”“非遗导师聘任仪式”和展示馆志愿讲解员聘任以及授旗仪式,将劳模工匠精神和非遗文化植入校园生活,使青年师生深刻感受崇德尚技、守正创新、担负青春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走入校园,与00后高校学子们面对面分享技能故事。上海市首席技师、上海市技术能手陈峰讲述了他精益求精、在岗位不懈追求,勇攀技术高峰的经历。安亭药斑布第三代市级传承人、2024年纺织行业非遗推广大使柳玉成则用穿在身上的“青花瓷”,缓缓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向师生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最佳注解。

劳动模范们形成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书记顾红亮表示,在讲师们走进校园的同时,校方更需发挥两个场馆的辐射带动功能,为全市各类各级学校提供更多育人资源、汇聚更多育人力量,相信劳模工匠风采展示馆和非遗文化展示馆打造的实践基地,将为推进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启动仪式后,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以“五育融合,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主题,为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打造实践教学品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拓展分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