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美神”青釉莲花尊出道记

12月3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一睹国宝“芳容”,并了解它出土背后的故事。

何以中国|“美神”青釉莲花尊出道记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 2024-12-04 09: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日讯 它被人们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周身的青釉琳琅欲滴,莲花纹饰温雅蕴藉;它有着曲折的“出道”故事,一经出道便占据山东瓷器的C位,它就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寨里窑青釉莲花尊。

12月3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一睹国宝“芳容”,并了解它出土背后的故事。

1982年春,淄川区和庄村生产队队员们正在平整土地,一镢头下去,挖到了一座古墓。撬开古墓后,墓中随葬的青釉莲花尊从长眠中悠悠转醒。这件瓷瓶上布满了青绿色的锈斑,起初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当地,从古墓中挖出的东西被认为不吉利,有人甚至提议将其砸碎。此时,一位名叫蔡新生的社员凭借自己的见识,认为这个瓷瓶可能具有文物价值,将其抢救下来带回家中。然而,长辈们觉得晦气,不让他带到屋内,蔡新生只能将它暂时存放在猪圈里。忙完秋收后,蔡新生将这件瓷瓶送至淄川区文化局,这才结束它的“流浪生涯”。

见到这件瓷瓶的工作人员庆幸不已——这件瓷器是独一无二的国宝!1987年国家文物局鉴定,瓷器为北朝北齐时期文物。

莲花尊高59厘米,挺拔端庄,釉色青中泛黄。颈部有八朵阴性弦纹,肩部四个弧形系,四组模印宝相花纹。上腹部堆塑一周俯莲瓣,下腹部的两圈仰莲瓣与之遥相呼应;腹中部两周“忍冬”花纹,“忍冬花”是“金银花”,因越冬而不死,被尊为“生命树”,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都寄寓着十分美好的寓意,莲花尊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颜值代表”。它还集模印、堆塑等装饰技巧于一身,这在当时的北齐是十分先进的工艺。

它还是全国出土唯一一件确定烧制窑口的青釉莲花尊,它的产地,正是距出土地相距10公里处的淄川寨里窑,寨里窑址更因此被认为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址。这件青釉莲花尊作为寨里窑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示了淄川古瓷名窑的辉煌历史,也为淄博千年的制瓷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它坐镇于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它不仅是淄博陶瓷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