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创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刘松:创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来源:鲁网 2024-11-28 13: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自2003年毕业进入烟草以来,刘松先后从事过客户经理、市管员、稽查员等多个岗位。21年的工作锻炼,不仅使他掌握了过硬的业务技能,也为开展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敢拼者无畏,创新由实干出真知

2021年,被聘为专卖高级技能人员后,刘松萌生了搞创新的想法。刘松选择先从小改小革的QC着手。在撰写报告时却犯了难,大家都是新手,作为组长的他义不容辞地带头摸索,从报告的格式、数据统计分析、做图表、向专家请教、一篇篇地分析学习他人获奖的报告,一个报告修改了不下二十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主导的QC课题《创建防控真烟异常流动五维管控体系》就获得全国烟草行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图为刘松在QC评审中汇报演讲。

在随后连续几年QC课题获奖后,刘松带领团队开始探索科技项目。从事专卖内管工作多年的他发现,专卖市场监管中靠经验选择被检查零售户,监管效率太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为了破解难题,在区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报了市公司科技项目《构建“2+1+X”零售户卷烟异常流动风险研判模型的研究》,这也是襄州区局专卖条线的第一个市局(公司)科技项目。

目前,刘松主持的这个项目进展顺利,已发表科技论文一篇,获得软件著作权一项。现在的他信心十足,又开始申报2025年的科技项目了。

善学者无惧,青春因磨砺而出彩

每次有人问起刘松搞科技创新的经验时,他都会说,只要愿意学习,愿意创新,就没有什么难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每个成果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挑灯夜学。

科技项目立项后,有成员表示过担忧,我们是第一次搞科技项目,这里面还要建立模型啊,难度还不小,又没有外协单位,我们自己能完成吗?面对困难,他用行动来回答。已经从学校毕业20多年的刘松,又默默地从网上下载了课件,重新开始了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准备自己写代码建模型。虽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知识更新太快,基本是从头学起,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在那看网课,琢磨思考,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图为刘松与团队成员合影。

四十多岁的人再学新知识,难度可想而知,但刘松没有放弃,反而充满兴趣和斗志,越学越有劲,竟被他把这个模型建成了。研发出了“卷烟零售户经营风险研判模型系统V1.10”,通过搭建研判模型系统筛查出疑似高风险卷烟零售户,让市管员制定APCD专卖零售市场检查计划的时候有一个重点零售户参考,并有效指引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核查,不仅提升了实地检查异常卷烟零售户的命中率,也使专卖市场监管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大爱者无私,热忱投身志愿服务

刘松不仅坚持开展科技创新,在志愿服务上也是如此。汶川大地震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是刘松的第一次献血,随后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当被问起为什么能15年坚持献血时,他腼腆地笑了,“我年轻身强体壮,只是顺手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对他来说或许并不是多么艰难的决定,但对于那些急需用血的重症患者而言,这是生的希望,是无怨无悔的大爱。

图为刘松献血时的场景。

献血只是刘松同志多年如一日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居住小区的志愿者,到清扫街道和交通劝导,从普法宣传、抗击疫情到植树护林,每次志愿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长夜里学习时,把寂寞咀嚼成甘甜;在工作中拼搏时,把困难坚守成谈笑;在科创研发时,在挑战磨砺中成长,在创新的路上执着,什么时候都不晚。(黄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