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面积缩减,许可证还能延续使用吗?”
“店铺不能续租,许可证该怎么办?”
……
山东潍坊临朐县烟草专卖局“骈邑金声”普法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普法进终端”活动。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该局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拓宽法治宣传教育途径,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助推法治观念根植群众心中。
上下联动,“立体式”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一起通过短视频来了解一下……”该局普法志愿者白海鹏在普法时说道。
近年来,该局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丰富普法形式,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运用新技术分析普法需求,通过“报、网、端、微、屏”等新媒介开展多维度、全方位、互动式的普法宣传,线上利用微信群发布普法微视频等,扩大宣传范围;线下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普法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真假烟鉴别知识宣传,增强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图为向烟农宣传防诈骗知识
“短视频普法的形式可幽默、可严肃、可搞笑,让让群众更直观立体地感受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该局法规部门负责人刘昊介绍。
截至日前,该局已录制《临近春节,这种行为需警惕!》《非法收购卷烟行为画像》《卷烟防调包知识》《文人盗窃落网记》《警惕烟卡游戏隐患》等普法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接地气的语言、精彩的剧情设计,将专业化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切实延伸了法律触角。
分层分众,“精准式”普法
“为推动国家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将法治文化阵地作为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形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该局负责人孙兴祥多次强调。
为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求,该局制定印发《“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应承担普法工作责任,将普法责任分解到部门、具体到人,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联合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走进直播间、零售户、田间地头、中小学校场所,围绕群众法律需求,采取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懂得用”的方式,把法律法规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
图为与烟农共同学习法律法规
普法宣传“走出去”,普法服务“进家来”。该局将进一步优化“骈邑金声”普法品牌,设立法律宣传咨询点,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问,为居民提供便利,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关注民生,“暖心式”普法
法治的魅力就在于潜移默化,在“小火慢煨”中影响人、激励人、教育人、凝聚人。近年来,该局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通过“案例剖析释法”“条文推送普法”“短视频普法”等方式,针对市民提出的个人权益保护、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法律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和建议,使普法宣传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一样吗?”“何种工作不受劳动法保护?”“库房是否属于经营场所……”这是该局“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专题普法活动上的一幕。面对零售户的提问,普法志愿者在现场一对一进行了详细的答疑。
“这场普法活动接地气、有趣味,寓教于乐的法治宣传方式既新颖又富有教育意义,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法律知识。”现场观众对活动赞不绝口,在一片掌声中,本次普法活动圆满结束。
依法治国,普法先行。下步,该局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满足基层群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需求,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见效。(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