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金叶赋能产业振兴

湖北利川:金叶赋能产业振兴

来源:鲁网 2024-11-19 13: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三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烟叶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盘棋”规划 稳定产业“基本盘”

利川有着悠久的烟叶种植历史,是湖北省烟叶种植大县(市),也是老百姓主导产业之一。因此,稳定烟叶产业“基本盘”,直接关乎烟农增收致富。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下简称利川市局)着眼产业发展大局,以烟叶特色产业为抓手,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烟农取出金灿灿的烟叶,喜笑颜开

在种植区域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零散种植向集中规模化转变,将相对连片程度高,便于机械化操作,排灌方便,土壤养分合理,生态环境优,阳光充足,常年病虫害发生率低等区域实行合理规划,逐步向核心烟区延伸,确保连片集约化种植规模,稳定烟叶种植面积。

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推动基本烟田保护措施落实,按照规划对适宜烟田实行综合整治和开发,建立生态烟田12万亩,高标准农田0.6万亩,深翻复垦2.86万亩,为烟叶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一手抓种烟收入,一手抓烟田有效利用,充分挖掘烟田一地多用增收潜力,健全“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烟+N”融合发展模式,引导烟农实施“烟稻、烟菜、烟豆”等多产业轮作、套种达3万亩,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烟农亩均增收600元以上。

“一揽子”措施 提升科技“含金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利川市局不断完善创新体制,在品种、育苗、栽培、植保、烘烤、分级前移等方面,采取“一揽子”措施,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围绕优质“中高烟”长势长相要求,严格执行“12244”生产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含金量”。

突出技术攻关,强化与工业企业的合作,以湖北中烟“黄鹤楼”、福建中烟“七匹狼”、浙江中烟“利群”为对口协作品牌,在建设高标准展示区2000亩的基础上,建设18000亩示范区和10000担高标准“中高烟”定制化开发任务,推动烟叶科技生产全覆盖,提升烟叶生产质量。

无人机统防统治

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强化烟叶植保能力,促进烟叶良好生长。据统计,2024年推广无人机统防统治应用面积达3万亩,烟蚜茧蜂等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5万亩(含大农业),生物菌剂替代化学农药3万亩以上,增强了烟叶生产抗病害预防能力。

与此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科技烘烤技术,不断优化烘烤设施设备升级,使电能烤房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得到有效应用,提升烟叶烘烤质量,确保烟农增收。目前,全市改造和新建生物质烤房1180座、电能烤房14座,走上了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增绿减排的科技烘烤之路。

“一条龙”服务 覆盖生产“全过程”

优质服务,永无止境,也是行业一直坚守的承诺。如何在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利川市局努力的方向。

今年以来,利川市局以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以划片管理、责任到人为措施,从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分级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形成区域明确、责任细化、监督到位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扎实推动各项烟叶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专业分级服务队

在服务技能上,坚持以“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为服务举措,制定年度培训方案,量身定制技能培训“菜单”,采取“大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点餐式”培训,让烟农从“一知半解”到“行家里手”的转变。据统计,今年各类技能培训达1850余人/次,烟农培训覆盖率达100%,生产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职能,组建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专业服务队,着力解决烟农在各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困难,不但让烟农轻松种烟、放心种烟,而且还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据统计,今年专业服务队为群众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实现500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人均1.5万元以上,实现了烟农闲时做工增收的愿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金叶富一方百姓。如今,烟草产业已成为老百姓的“致富业”,一个个烟农在烟叶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呈现出蓬勃生机的发展良好态势,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杨秀明 张小溪 覃永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