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传播将朝着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呈现什么变化?主流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国的科学传播具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刚刚出版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中找到。
11月14日,《报告》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报告》对2022年至2023年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评述,分别对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智能媒体、电影、展览、科普活动、科普政策、科普理论和科学教育等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和评议,对中国科学传播事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相比2022年的12.93%,增长1.21%,彰显出我国科学传播工作的显著成效。中国科学传播界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公众科学日等重大科普活动,创作发表了一批优秀科普文章,出版了一批优秀科普图书,制作了大量科普影视作品,发表了海量的网络科普作品;组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大学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科学传播网络体系,推动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满足了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科学需求。
《报告》显示,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形成了丰厚积淀,在选题策划、内容精耕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在坚守传统媒体的同时,开辟新媒体平台,实现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视频号、直播等网络媒体,成为科技信息发布最快、影响最大的媒体集群。它们具有快速发布、广泛覆盖、收看便捷等优势,成为当前科学传播的第一方阵,科技新闻、事件几乎是微博、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最先披露报道。
《报告》主编邱成利表示,中国科学传播具有如下特点:科普政策助力发展,短微视频优势尽显,科普图书水平提升,报纸期刊稳中求变,科学沙龙日趋活跃,媒体融合形式多样,展览注重互动体验,人工智能促进发展。
“科普讲解、科学实验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这些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述、解释、现场实验和演示,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公众喜爱。”邱成利说,科普讲解竞赛、科学实验展演活动成为最受欢迎的科普形式,各地各相关部门纷纷举办科普讲解、科学实验竞赛。
《报告》还指出,中国科学传播界仍存在科学传播水平参差不齐、科学技术内容占比较低、纸质媒体读者明显减少、科学影视制作依赖外包和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促进中国科学传播事业更好发展,《报告》建议,提升科学传播内容占比,强化主流媒体传播导向,充分利用视频直播优势,提升科普图书质量销量,创作优质影视广播作品,针对需求改善科普供给,创新科学教育理念机制,拓展科学传播国际合作。
“未来中国科学传播将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邱成利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国科学传播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社会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