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精准发力,佛山建行以金融之笔描绘美好民生画卷

普惠金融精准发力,佛山建行以金融之笔描绘美好民生画卷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11-15 14: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融为民,是普惠金融不能偏离的轨道。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以下简称“佛山建行”)坚持以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佛山经济特色,在持续推进普惠金融传统业务的同时,紧扣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在保证金融活水“水流”充沛的同时,推动引水入渠、精准滴灌,激活一笔笔“小生意”,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向“新”而行,护航小微企业行稳致远

佛山建行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和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之举。面对科创类重点客群,佛山建行推出了“善新贷”金融产品,利用“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获得国家科创资质认可(专精特新、科创型小微、高新技术等)、具有科研潜力的企业提供专属资金,助力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转化,提高此类优质企业授信覆盖度,并通过简化的审批流程和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同时,佛山建行加大力度推广制造业企业财政贴息以及科创技改再贷款等优惠政策。2024年上半年,佛山建行成功推动30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通过“粤商通”后台系统申请贷款,引导贴息,降低客户综合融资成本,涉及贷款金额近1.5亿元。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出台后,佛山建行更是积极响应,于2024年第二季度成功落地全国首笔符合申报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810万元,输送金融活水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跑”出转型加速度。

向“农”发力,赋能“百千万工程”增质提速

当前,佛山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水平农业工作。围绕佛山高水平农业的发展需求,佛山建行成立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专班,为重点农业、特色产业注入发展资金,做好农业产业全链条金融服务,实现重点客群拓展与乡村经济的双赢局面。

里水蓝莓种植基地是广东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推广项目。佛山建行多次实地走访,创新引入农业政策性担保机制,联合广东农担公司以乡村振兴“粤兴+农担”产品为其提供支持。目前,首笔项目授信申报已获得广东农担出具担保意向书,并享受0.5%/年的新农创业优惠担保费率。围绕花卉与渔业等佛山特色优势产业,佛山建行创新推出“粤兴贷”“善担贷”“裕农贷”等系列贷款产品,降低涉农贷款融资成本,拓展涉农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水产品预制菜为农业增收带来新的引擎,但预制菜、水产等农业产业链较长,不仅涵盖生产、加工、销售等主要环节,还需要多个配套产业支持,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发展和融资痛点颇多。佛山建行运用裕农快贷(产业链版)等专属产品,将以往单行业金融支持变更为以预制菜产业链为核心,把前端的渔业、中端的水产预制菜加工、中间的仓储冷链物流流通、终端美食消费行业进行服务产品统一的综合服务方案,疏通产业链发展“血脉”,实现互促共赢。截至9月末,新增该类贷款余额9700万元,服务企业与农户客户新增超93户。

向“下”扎根,“贷”动小生意焕发新活力

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个体工商户串起了千万人平凡又鲜活的小日子,承载着千万个家庭创业就业的小梦想,蕴含着消费的大动能。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个体户总数达到了99.1万户。然而,由于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等条件,他们常常面临融资难题。佛山建行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渠道开展首贷户、个体户融资等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日常走访、专项活动、集中上门等多形式服务扩面,分类施策、全面覆盖,助力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

一方面,佛山建行充分利用“惠助你”“慧眼视图”“惠视图”等系统工具做好全流程跟踪与数据统计,加快推广“惠管家”等工具,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

另一方面,佛山建行聚焦个体工商户重点客群,开展“普惠客户大走访”活动,以网点为单位,由点辐射,推广专属产品,凸显商户云贷、商叶云贷、首户快贷、云税贷、个人经营抵押贷等快速放款优势,满足客户即时需求。

一笔笔融资,成就了一家家企业创新创业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一户户家庭奔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描绘出经济蓬勃发展、民生幸福美满的画卷,这正是普惠金融的价值所在。

佛山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建行将继续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向民营、小微、“三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群体下沉,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找准金融需求持续发力,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把“普”做大,把“惠”做实,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梁如盈)

编辑:rwzh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