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智能体"发布,AI助力科普教育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宇宙中最大的星星有多大?""天和核心舱可以带我去月球吗?"这些关于科学的提问,是每一个小小少年对于未知的好奇,但有些问题家长也无法解答。

"科技馆智能体"发布,AI助力科普教育

来源:chinadaily.com.cn 2024-11-12 17: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12日电(记者 闫东洁)"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宇宙中最大的星星有多大?""天和核心舱可以带我去月球吗?"这些关于科学的提问,是每一个小小少年对于未知的好奇,但有些问题家长也无法解答。现在,每个好奇的孩子都有了一位新的"科学小伙伴"——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百度开发的"科技馆智能体"。它不仅可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为观众提供咨询、导览服务,还能随时为身处各地的青少年解答科学问题。

11月12日,在百度世界 2024现场,中国科学技术馆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并联合发布"科技馆智能体"。双方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普教育注入新活力,赋能科技馆数字化建设,为更多热爱科技的观众提供科普知识。

科普教育是启迪智慧、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关键一环,重要性不言而喻。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正在提速。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首次提请修订,筑牢大国科普基石。

科技馆是提供公共科普服务,展示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意义重大。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正处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阶段,科技场馆为其打开了探索奇妙世界的大门,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中国科学技术馆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每年有约500万人次观众在这里感受科技的魅力,是全国服务观众最多的场馆之一。

"科技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科技类博物馆有形的围墙,让更多孩子接触科学,充满好奇的提问不应该只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里响起。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它打破了信息与资源的壁垒,使得知识、服务能够更加公平地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科技馆需要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形式,智能体在科普场景的应用便是中国科学技术馆给出的答案之一。

11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与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共同发布"科技馆智能体",丰富科普教育服务方式,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科技馆智能体"将中国科学技术馆丰富的科普知识数据和大模型技术优势相结合,不仅能为科技馆内的观众提供基础信息、导览等服务,还能随时为身处各地的青少年解答科学问题。

郭哲馆长表示,智能体在科普场景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科普单向输出的形式,使得科普互动更加生动有趣,更跨越了地域限制,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动求知者,轻松便捷地触达高质量的科普资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王海峰表示,在教育科普领域,大模型进一步打破了信息壁垒,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科教兴国。"科技馆智能体"丰富了科教形式,吸引孩子们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让知识及科普服务触手可及。

用AI在孩子心中播下科普的种子,让AI回答每一份好奇。中国科学技术馆利用大模型智能体技术,在科普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未来,中国科学技术馆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更多先进科技在科普教育、博物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