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巍巍古城 诉说东周风云(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河南省新郑市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相继在此建都,历时539载。虽经2700多年风雨洗礼,高大的城垣仍矗立在溱洧河畔,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在东周列国古城遗址中绝无仅有。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巍巍古城 诉说东周风云(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11-07 12:50
2024-11-07 12: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战国“新郑”陶片。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春秋青铜编钟。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战国蟠虺纹四栖盖铜鼎。

新郑市文物局供图

郑王陵博物馆展示的郑公墓车马遗存。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故乡新郑溱洧水畔,写下感怀故城变迁的诗句。

河南省新郑市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相继在此建都,历时539载。虽经2700多年风雨洗礼,高大的城垣仍矗立在溱洧河畔,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在东周列国古城遗址中绝无仅有。

郑韩故城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3次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列入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17年12月,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公园总规划面积538.58公顷,已建成郑韩故城遗址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郑风苑城市公园、郑王陵遗址博物馆、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等工程。

城垣逶迤,见证千年沧桑

自郑州市区南行一小时,见土城墙临河而筑,便到了郑韩故城遗址。眼前的城墙用夯土筑成,透过城墙剖面,可见道道夯层。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烽烟四起的年代,城墙是国家重要的防御屏障。抚摸城墙故土,群雄逐鹿的历史浮现于眼前——

公元前769年,郑国将国都从陕西棫林迁到溱洧之滨。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后,也将都城迁至此地。至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郑韩故城作为国都历时539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为了区别于陕西的旧都,郑国东迁至此后,称为‘新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韩国之都改为新郑县,此地名沿用至今。”新郑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伟鹏介绍。

从空中俯瞰,黄水河(古溱水)和双洎河(古洧水)在城外交汇,状如牛角,因此郑韩故城又被称作“四十五里牛角城”。故城城墙周长约20公里,高约10米,城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呈断续状,西城墙仅存少许地下墙基。“这里的土,每一寸都有历史。虽经千年风雨侵袭,故城城墙最高处达18米,最宽处60多米。”刘伟鹏说。

古书记载: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群雄环伺的郑韩两国,把城墙修得既高且大,同时期仅有秦都咸阳、楚都郢的城墙可与之比肩。

“前有车,后有辙。古人走过的大路,原来就在我们脚下。”在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保护展厅,前来参观的郑州市民杜锋感叹道。地下展厅内,不同时期的夯土层依次排列,门道上的战国车辙清晰可辨。展厅上方,是出入老城区的主要街道,古今道路在同一空间交叠。

几年前,考古工作者踏城寻门,在北城墙与隔城墙的交汇处发现了此处城门。这次发掘探明了郑韩故城春秋时期北城门的结构为一陆门一水门,印证了史书上对郑国“渠门”的记载。同时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瓮城城墙,平面形状为曲尺形,城墙上还发现了当时的建筑遗迹,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这种综合军事防御体系,在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王城遗址中为首次发现。

礼乐车马,彰显郑风韩韵

器身饰有蟠龙,底座附卷尾兽,盖顶莲瓣舒放,仙鹤振翅欲飞……走进新郑市博物馆一层展厅,一件莲鹤方壶仿制品引人注目。

1923年,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一对莲鹤方壶,是当时发现的上百件“新郑彝器”中最耀眼的珍品,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乃时代精神之象征”。如今,这对方壶分别藏于河南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

郑公大墓现世之时,正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发轫之际。河南考古界流传着“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考古翻开新篇章。196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郑设立工作站。次年5月,郑韩故城发掘正式拉开序幕。

“60年的考古发掘,厘清了郑韩故城的城址范围、城墙走向等,城内布局和功能分区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其中,郑国祭祀遗址、胡庄韩王陵、郑韩故城北城门和郑国车马坑三号坑的发掘分别获评1997年、2008年和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表示,随着多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诸多重要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郑韩故城的文化内涵。

在郑韩故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一道长约3480米的南北走向隔墙,将郑韩故城一分为二。据介绍,西城区主要为贵族居住区,有宫殿遗址、韩国宗庙遗址等;东城区为居民、军队生活区和手工业区,有郑国大型社稷遗址和宗庙遗址、郑国贵族墓地遗址,铸铜、铸铁、制玉、制骨等各类手工作坊遗址。城外近郊区域还有11处29座韩国王室陵墓。

博物馆内陈列的青铜九鼎八簋造型端庄,纹饰华丽,组合有序。周代“藏礼于器”,鼎作为礼器,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所用数量依身份递减。郑韩故城墓葬中多次发现九鼎八簋,反映了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僭越礼制的情况。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和成套编钟,为东周礼乐制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博物馆展出的编钟共24枚,有钮钟、镈钟,每枚钟上都装饰着精致的花纹,钟体两面有乳钉状枚36个,舞部及篆带饰蟠虺纹。钟体形制规整,音律准确,至今仍能演奏出音色优美的乐曲,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瑰宝。

战国蟠虺纹铜鼎是新郑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鼎整体呈球形,鼓腹,圜底,有两个附耳,兽蹄足。盖上饰4只伏卧的牲兽,为牛头鹿身羊蹄,盖中央有圆形镂孔捉手。器身和器盖均饰细密繁缛的蟠虺纹和勾连云纹。这件器物器形硕大,纹饰精细,铸造工艺相当复杂,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许岗韩王陵出土的圆雕玉人洁白晶莹,造型古朴。玉人呈立姿,身材修长,头戴高冠,身着宽袖长衣,双臂自然下垂,拱手于腹前,神态端庄自然,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玉人头顶中部有一圆孔,贯穿全身至脚下,可用于穿系,推测此玉器为墓主人生前佩挂之物。

在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一座平面似“中”字、带有斜坡墓道的大型墓坑吸引游客驻足。墓坑中堆叠着车辆和马骨,数量之多在东周考古发现中实属罕见。据介绍,郑公“中”字形大墓总长45米,是已发掘的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第一座带有双墓道的大墓。这座大墓和旁边的车马坑随葬车辆48辆以上、马124匹以上,气势非凡,墓主人应为春秋晚期一代强势郑公。

保护遗址,打造文化名片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古溱水畔的郑风苑景区,刻有《诗经》名句的景观石引来游人吟诵。

《诗经》有“郑风”21篇,多以爱情为主题,生动感人。新郑市在郑韩故城东城墙遗址旁建成以《诗经·郑风》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漫步园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市民、游客散步休憩之余,还能在此欣赏郑国风情舞蹈表演和古乐演奏。

城,所以盛民也。依水而筑的郑韩故城,与新郑市老城区高度重合。如何让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并行,成为当地的一道必答题。

根据时代需求,调整遗址保护范围;结合管理需要,编制遗址保护规划;优化管理机构,成立遗址保护中心……近年来,集保护、研学、游憩、文娱和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郑韩故城遗址保护利用科科长时伟超介绍,新郑文物部门招募业余保护员30多人,协助看护故城城墙、遗址点、墓葬等重点保护区,并将33处城墙文物点位纳入物业管理范围。“我们还通过安防监控、震动探测、红外感应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添置多把‘安全锁’。”

在新郑,这样的保护故事还有很多:为拓宽郑州至新郑的一段公路,原设计方案要拆毁部分故城城墙,当地投资400多万元,改线50多米绕道通过;土质城墙在汛期易被冲刷,当地治理河道、加固护坡,保护遗址安全,并让《诗经》中的溱洧水岸再现绿草碧波……

每逢节假日,遗址公园内举办文物展、文创展、非遗产品项目展等活动,深受公众欢迎。原创古风歌曲《莲鹤方壶》、情景古乐剧《郑风·意象》、广场舞《溱洧踏歌》、编钟演奏《华夏郑声》……一大批文艺作品生动展现郑韩故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新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相得益彰,让公众深入感受千年古城历久弥新的魅力。

(本报记者张文豪)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