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腓尼基的贡品到国王的图书馆

从腓尼基的贡品到国王的图书馆

来源:chinadaily.com.cn 2024-10-30 18: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亚述国王的皇宫中,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令观者在惊叹之余内心受到王权的震撼,每一寸空间都服务于此。

以一条青铜饰带为例,它宽约30厘米,长约185厘米,曾装饰于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三世(公元前859年至公元前824年在位)的木制宫门上。这件细节满满的装饰物从头到尾都被包括人物、马匹、船只和战车在内的各种形象所覆盖。而它所表达的,则是亚述对腓尼基的统治。

最初装饰在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三世木门上的铜饰带

腓尼基是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城邦国家,其沿海的战略位置和在海上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都使其成为亚述扩张过程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亚述对腓尼基的控制始于公元前9世纪,延续至公元前7世纪,其间亚述多次对腓尼基采取军事行动,包括围城。腓尼基的重要港口城市,如西顿和提尔,必须要定期向亚述进贡大量贡品才能避免有可能发生的灾祸。这条青铜饰带讲述的正是这一故事。

在饰带的最左侧,一男一女站在海岛堡垒上,他们很有可能是腓尼基的国王和王后,正目送他们的臣民驾驶这满载着当地珍贵物产的船只离开。一旦这些物资抵达亚述,便由一队队人运送给国王。饰带中左部的撒缦以色三世站在遮阳伞下,手持弓箭,威仪尽显。这条珍贵青铜饰带为大英博物馆藏品,目前正在苏州博物馆名为《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的展览中展出。

铜饰带(局部)展示巴比伦国王和王后见证向亚述进贡的船只离开
铜饰带(局部)展示亚述国王接受贡品

"亚述巴尼拔被认为是亚述最后一位伟大的国王,虽然他比撒缦以色三世晚近两个世纪,但撒缦以色三世的军事扩张为亚述巴尼拔所继承的强大帝国奠定了基础,这个强大的帝国最终在亚述巴尼拔的统治下在公元前7世纪中后叶达到了顶峰。"苏州博物馆的事业发展部主任张帆说。张帆是本次展览的负责人之一。

据张帆介绍,腓尼基进贡的物品中很可能包括一种极其珍贵的紫色染料,这种染料从掠食性海螺的分泌物中提取而成,而提取的过程则耗时巨大。由于生产于位于今天黎巴嫩的提尔港,这种颜料也被称为"提尔紫"。在古希腊语中,"phoinix"既可以表示紫色,也有"腓尼基"的意思。

其他珍贵的贡品包括象牙雕刻和彩色玻璃,这些都是由善于将各种风格融为一体的腓尼基工匠制作而成。苏州博物馆中正在展出的,还有一件贝壳制成的化妆品盒。这个精美的小盒子被设计成一位带翼的海妖,海妖的头部由贝壳的铰链雕刻而成。它也被认为是腓尼基工匠的杰作。

腓尼基工匠制作的埃及风格的象牙雕刻
出土于亚述古城的玻璃镶嵌物

"亚述帝国的扩张重振了奢侈品的制造和贸易,也促成了古代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在视觉文化、技术、人力和思想上的交流。" 展览图录中如是写道。这种交流的实证可以在亚述国王所举办的盛大宴会上找到:餐具和饮具装饰着来自帝国所征服的广大区域内的各种代表性装饰图案;宴会上提供的大量的食物和饮料都被记录下来,每一种食物都来自于亚述统治下这种食物最著名的产地。

海妖贝壳化妆盒
海妖贝壳化妆盒

亚述军队给被征服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然而战争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亚述人对异族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和吸纳能力,这使得他们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而这种传播所影响到地域广度可能远超亚述国王们的想象。

在苏州博物馆亚述展中反复出现的图案之一是莲花。一块石板的外缘上雕刻着莲花和花苞的图案,这块石板曾是亚述巴尼拔在都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修建的王宫中放有国王宝座的大厅入口的门槛。在亚述文化中,莲花与王权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块描述亚述巴尼拔与往后宴饮的浮雕中,国王坐在长椅上,右手举杯,左手持一朵莲花。

亚述宴会上的这件餐具极有可能是战利品或贡品
莲花与花苞(外边框)和被称为rosetted的圆形花朵(内边框)

"虽然莲花图案的确切起源和传播路径难以追溯,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图案在中东、埃及、地中海及更广泛的亚洲地区都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且不断被重新诠释的标志性图案。" 展览策展人、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塞巴斯蒂安·雷伊说道。

上述石板的内缘还刻有玫瑰形饰纹。雷伊指出,这一图案通常与美索不达米亚女神伊什塔尔相关。在亚述,伊什塔尔是被顶礼膜拜的大神。作为一位战神,历代亚述国王在出征前都曾祈求她的庇佑,但伊什塔尔同时也象征着情爱、美和生育。这种双面性正映射了亚述巴尼拔本人 —— 这位以开疆拓土为人所知的国王更愿意视自己为一位学者型的统治者。

张帆表示:"与前任亚述国王们不同,亚述巴尼拔精通书写,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也很乐于与学者们展开辩论。" 这也就是为什么展览中有一个版块名为"学者国王" —— 尽管展览中充斥着冲锋的战车和残缺的尸体的图像。

亚述巴尼拔显然担得起这一称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图书馆,馆藏包含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除占卜文本外,图书馆中还广泛收录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学作品,包括被认为奠定了英雄史诗这一文学传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该史诗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诗意的语言和对包括友情与失去等永恒主题的探讨而闻名。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影响了后来包括赫拉克勒斯在内的古希腊英雄形象,而整部史诗对荷马史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览中有一块刻有《吉尔伽美什史诗》片段的楔形文字泥板残片,年代约为公元前680至前630年。在大英博物馆的文保和技术团队完成布展安装后,一位观众指出这块泥板的展示角度不便于阅读,针对这一反馈双方博物馆相关人员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决定重新调整泥板的方向。

尼尼微北宫墙壁上的亚述巴尼拔(右坐长榻者)和王后宴饮场景浮雕,国王左手拿着一朵莲花
刻有《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泥板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亚述文明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都要小得多,而这位普通的观众却对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提出了意见。如若亚述巴尼拔得知此事,也会对此惊叹不已吧。

(赵旭)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