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加快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延安:加快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来源:西部网 2024-10-27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牢记殷殷嘱托、壮大苹果产业。两年来,延安深入实施苹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后处理、三产融合、品牌提升“五大工程”,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努力把延安建成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农赵永东家的20亩苹果今年再获丰收。

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赵永东:“最近客商们就来得比较多,一看说,哎呀,你这果子真的好。”

赵永东的儿子赵生生告诉记者,现在他主要通过电商直播销售,每天都要挑选、装箱,再赶往快递点发货。

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赵生生:“今天又发了八九十箱将近一百箱,老铁们放心购买,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你家……”

赵生生是这两年南沟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田间地头、山梁沟峁都是他的直播间,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已积累了三万多粉丝,这不仅拓宽了自家苹果的销路,也提高了南沟村苹果的知名度。

赵生生:“今年(销售额)就是六七万(元),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成都哪里都有。”

记者:“这里是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办烟洞沟村的一片苹果园,满树的红苹果真的是吸睛又诱人,但是园子里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农业设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水肥一体化渗灌、太阳能杀虫灯、病虫害监测站、防雹网、气象监测站等等一应俱全、科技含量十足,为苹果园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家庭农场负责人马文昌:“我们跟西农大,北农大在这都有合作,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我们来管理果园,按标准化生产,我们实现了苹果增产增收、质量又好,去年卖了320万左右,今年有望突破400万。”

怎样让科学种植的好苹果,走向大市场、卖出好价钱。延安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强智能分拣线建设,不断提升苹果品质和销售量。在位于洛川县的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分选车间,一个个色泽红润、大小匀称的苹果按照重量、果型、甜度等被分成了数个等级,经过工人们整理分装在40多款礼盒中。通过全网开设的40多家店铺24小时不间断在线销售,日发货量可达五六千件。

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詹云莉:“全网客户对我们新品种的反馈率特别好,基本上回头率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精品一级果的话,一颗平均可以卖到10块钱左右。”

同时通过精深加工的苹果相关产品也不断推出。洛川一家生产苹果脆片、果脯、果干的企业,随着市场发展,最近正计划新建标准化厂房、引进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产能,全面开拓海外市场。

延安洛川民友生物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慧萍:“主要是出口到中东国家、欧美国家,今年光以色列现在出口了10吨多脆片,折合苹果那就要将近成千吨苹果。”

目前,延安市苹果面积稳定在332.8万亩,鲜果产值259.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6亿元。全市还建成观光采摘、旅游示范村(带)18个,果游精品线路6条,以苹果为主题的圣地延安“红”色之旅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黄土高原山坳坳的小苹果不仅香飘世界、“翱翔”太空,还走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延安市果业中心副主任王建锋:“我们将聚力质量、装备、品牌、效益四个方面,持续突破创新,贯通产加销、链接上下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鲜果产值和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280亿元、600亿元,努力打造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典型样板。”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