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红杉总会勾起老宿关于故乡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于斑斓秋色中更为让他动容的是三十年前第一次走出小镇触碰梦想时的那些往事。如今的老宿,依旧会在某个辗转难眠的夜里再一次梦回彼时:晨雾挡住前行的视线,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青年踟蹰不前,灯盏由远及近,那光温暖又踏实,青年看不清提灯人的脸庞,唤他,他亦不应。直到迷雾散去,阳光缓缓升起,那灯盏和老者便消失在人海中…….
老宿心里明白,那青年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灯盏和老者不在别处,是一路走来信心满怀时收到的那些鼓励,是迷茫失意时得到的那份叮嘱,亦或是踌躇不前时耳边听到的那句“撑住”,是一次又一次地黯淡与高光此起彼伏,托举着自己从山坳走向远方。
图为宿连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老宿名叫宿连祥,是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1995年大学毕业后,今年已是他在行业基层一线兢兢业业的第28个年头,从客户经理到专卖稽查员,从基层服务站到综合办公室,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从默默无闻成长为砥砺奉献。“履职尽责”是他恪守的人生信条,“心系群众”是他笃行的初心使命。回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老宿和行业相互陪伴近三十载,共同见证了彼此的发展和成长、沉淀与收获。谈及工作感悟,老宿既豁达又充满感激:“提灯引路,照亮别人也是温暖自己。”而老宿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对于美好记忆的延续。
筑梦大山里的未来
临朐嵩山的蜿蜒成脉是这一地带的独特风景,春秋之际,坡上坡下婀娜绚烂,绯红漫野,醉人的花海美景让人身心愉悦。然而就在海拔790米的嵩山最高处有个村庄,住家不过20几户,由于世代以农耕为主,五年前他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烟农郭建新今年47岁,由于先天智力和身体残障,夫妻俩在孩子两岁半时离异,儿子便由年迈的郭建新父母照顾,一家三代仅靠打理20亩桃园和打零工赚取微薄收入。近些年来,通过当地政府和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一系列惠民增收政策,郭建新一家依托种植黄烟,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孩子在班里成绩不错,也是因为家里情况,性格比较内向,我们也没有条件带他到外面看看。”随着孙子小郭阳逐渐长大,关于孩子的未来也让爷爷担忧起来。
2020年4月,宿连祥作为党支部书记通过党建“双联双促”活动,迅速与临朐县嵩山烟站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重点对郭建新一家开展定点帮扶。每到寒暑假,宿连祥会组织综合办党支部的党员到郭建新家里进行走访慰问,除了为小郭阳带去各种文具书籍,鼓励他在学习上发愤图强、努力上进,还准备了各种跳绳、羽毛球、篮球等体育用品,叮嘱他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历练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做到顺境中永不止步,逆境中不随波逐流。
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自信,开拓视野,今年暑假期间,在宿连祥提议下,综合办党支部的党员将郭阳接到潍坊市区,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次“文旅研学”。从潍坊图书馆到新华书店,从科技馆到城市规划艺术馆,从十笏园和博物馆,郭阳在大山与城市间的时空变化中,不仅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和交融,更看到了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感谢宿伯伯和叔叔阿姨们,今年暑假,是头一次走出县城去到这些地方,不仅增长了见识,也让我对大学生活和未来有了更多思考和期待。”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教育永远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帮扶郭阳的过程中,宿连祥仿佛看到了那个少年时困在山中懵懂的自己,也正是这样的陌生灯盏点亮了他的人生。
托举青年人才的成长
“通过胜任力模型评价,我觉得自己更有信心迎接未来工作中的挑战。”今年已是第二次参加胜任力模型检测的孙丹丹,刚刚入围一季度岗位创新和“数事理法”案例,这也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管理创新方面的潜力。
为积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作为办公室主任,宿连祥深知青年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为此,他通过SWOT模型对青年员工队伍进行现状分析时发现,目前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且不均衡是影响青年员工职业素能成长的主要症结。于是他依托青年班组建设,创新打造“三三制”青年员工胜任力模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估青年员工素质能力,关注青年需求现状,贴心解决青年困难,量身制定“雁雏培孵”提升计划,精准提升青年员工素质能力短板。
“这个季度的积分出来了,比上个季度多出不少呢。”在每周一次的综合办公室青年座谈会上,各方面的进步提升再一次让孙丹丹有了信心和底气。
“我们每季度都会对38周岁以下青年员工所获得的素养积分开展赋分、评审、公示,并将积分结果作为“梯度式”积分、评先树优以及员工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宿连祥介绍说。同时顺势而为,推出了系列考验智力的“小课题”“小挑战”,让青年员工在揭榜挑战中寻找成就感,持续激发青年职工沉心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
为了让青年员工在志愿服务中增强使命担当,提升青年个人能力和精神素养,激励价值创造。宿连祥发起了“时间银行”青年员工志愿服务模式,通过“时间存储”将志愿服务“兑换”为更多的青年学习培训、党员积分以及其他正向激励,达到志愿服务与人才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的目的。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作为行业的一名‘老人’,我们也是从青年员工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今天的你们生逢盛世、共享机遇,只要扑下身子潜心钻研、接续奋斗,一定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跑出人生佳绩。”如何尽己所能激发青年成才,挖掘价值潜力,以更多举措系统托举青年的未来,是宿连祥作为一名基层办公室主任,对行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部署作出的最好回应,而他也将在一次次的思考和谋划中再次叩问初心,汲取新的力量。
守护他们心中的暖意
奎文区潍州路街道道口社区属于奎文区南部传统老旧小区,住户以“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居多,通过区直机关社区“双报到”活动,该社区成为2024年奎文区局(营销部)的定点包靠社区。在走访中,宿连祥了解到该社区居民李春的儿子在一次车祸后瘫痪在床,今年已经78岁的她仍需要独自照顾45岁的儿子日常起居。李春的丈夫在儿子6岁时早早离世,年轻时李春靠着帮人照看杂货店勉强维持母子二人的正常生活,后因腿部退行性病变逐渐无法正常行走,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母子二人平时仅靠低保户社会补助金维持日常生活。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春去年在社区医疗门诊中,被确诊为高血压和慢性心脏病,需长期服用药物,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平添了几分难处。
宿连祥了解到困难群众情况后,自发组织支部党员到李春母子家里看望,详细询问李春母子的身体状况,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检查家用电器、线路,排除用电、用气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为李春一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图为宿连祥慰问困难零售客户
与此同时,宿连祥以奎文区局(营销部)星火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对辖区困难零售户开展“定点轮值帮扶”活动,由各党支部志愿者主动对接被帮扶者,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与关怀。
不仅如此,位于奎文区廿里堡邵家村的零售户张其强,由于身体残疾和资金限制,店面环境脏乱,消费者鲜少光顾,小店经营举步维艰。生活的苦涩化为抱怨戾气,每当客户经理上门拜访时,张其强总是推脱拒绝。宿连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依托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党员步行到店里以“拉家常”的形式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党员们日积月累的付出让张其强逐渐卸下心理防备,主动配合接受帮助、寻求改变。
“你们就像我的家里人,让我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有了情感基础铺垫,客户经理拜访和经营指导顺畅许多,看着店铺焕然一新并逐渐有了起色,张其强信心坚定,生活有了希望,他的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与青年时勤勉自律的自己不同的是,如今已步入天命之年的宿连祥觉得,来的路隐约而邈邈,但归的路仍然清晰而坚定。在最近的青年理论学习座谈会上,当老宿被青年员工问及“作为一名前辈,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时”,他思索片刻,欣然回答了青年的问题,随即在本子上赫然写下了“提灯引梦向光行”。(于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