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联“金穗” 振兴路开阔

来源: 鲁网
2024-10-22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稻子要熟了。”10月9日,新宁县安山乡车头村烤烟种植户李小红下班后和往常一样,走在自家晚稻田的田埂上,看着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李小红今年签订了10.53公顷的烤烟种植合同,目前烤烟已全部交售。轮种的晚稻由于秧苗下田时间较晚,收割时间较其他种植户也会推迟几天,好在天气情况不错,风吹麦浪的乡村美景近在眼前。

“干农业是会上瘾的!”虽然李小红是十里八乡备受称赞的致富“领头雁”,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蜕变正是从接触农业后开始的。因为是车头村的村干部,在市、县两级政府和烟草部门的鼓励引导下,李小红当初带头种起了烤烟。她说:“在此之前,我几乎没干过田里的农活。种了烤烟以后,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越干越有劲头,这不,今年又轮种了200来亩的晚稻。”

“每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打着赤脚去感受泥土的气息,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基层的工作很忙,水稻田却是李小红上下班的必经地。今年,儿子向她表达了要留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的想法。她的内心是欢喜和支持的,一方面证明了自己在儿子眼中是成功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农村产业发展有劲头,能够吸引到年轻力量。

李小红所在的车头村坐落于新宁县“四大粮仓”之一的安山乡“沙田垄”核心地带。五月采摘烟叶,七月栽插秧苗,十月稻谷飘香,烟稻轮作是农人土里刨金的“黄金搭档”。市、县两级政府和烟草部门大力推行“烟稻轮作”耕作制度,把“以烟稳粮、以烟促稻,打造烟稻生产双优基地”作为发展方向,“一亩田、三担烟、千斤粮、万元钱”的高质高效高端烟稻融合发展模式在车头村落地生根,既保证了“烟叶子”,也装满了“米袋子”。

近年来,围绕烟旅融合发展思路,车头村还尝试进行全面系统的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打造集烟稻参观区、美丽乡村庭院区、冻江河生态区、党建示范区、烟草文化展示区于一体的“烟稻公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一幅“绿烟金穗映清流,廊桥东西千家欢”的和美画卷正在车头村徐徐展开。

“尤其是当下稻谷即将成熟的时节,每天来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冻江河上的风雨桥修缮完工,又为车头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李小红介绍,在车头村,除了感受自然风光,还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村里的豆腐坊采取“参观+体验+教育”模式,为游客搭建了一个可看、可学、可体验的实践平台;经过村集体大米加工厂加工的烟稻香米销售火爆,打响了车头村农产品品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名像李小红一样的村干部、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带头移风易俗、改造庭院,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车头村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好,顺利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通讯员 梁鹏程)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