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古人咋“涂鸦”?温泉县岩画群告诉你

10月18日,温泉县迎来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寒气逼人,朱平和同事冒雪前往距离县城40公里以外的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开展文物巡查。

3000多年前古人咋“涂鸦”?温泉县岩画群告诉你

来源:新疆日报 2024-10-21 22: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10月18日,温泉县迎来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寒气逼人,朱平和同事冒雪前往距离县城40公里以外的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开展文物巡查。

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位于温泉县城西约41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的查干屯格乡吐日根村冬草场。

51岁的朱平是温泉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办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对管辖区内的文物进行巡查。“我们开展文物巡查是日常业务。一旦遇上异常天气,文物以及防护栏设施特别容易遭到损坏,开展巡查极为必要。”朱平说。

尚国军从事文物保护工作36年了,经验丰富。他们先巡查了岩画群、墓葬群、遗址群的保护标志牌和周围防护栏等设施情况,一切正常。接着,两人开始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重点岩画巡查、记录。尚国军先拭去岩画上的雪花,然后用设备进行测量、定位和拍照,朱平负责现场记录。最后,两人仔细观察了苔藓、风雪对岩画表面造成腐蚀的情况。

当日12 时,雪势渐弱,阳光升起,覆盖着的岩画逐渐清晰起来。上面的内容丰富多样,牛、羊、马、鹿等动物或静立、或奔跑,姿态万千。狩猎场景中,古人手持弓箭追逐猎物;放牧场景里,成群牛羊悠然吃草。画面中既有狼与羊群紧张对峙的情景,也有牧羊人骑马纵横驰骋的状态。

“这些岩画是3000多年以前古人的‘涂鸦’作品。它们是1988 年以来,在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陆续发现的,均刻在花岗岩表面,其中以北山羊和鹿的形象居多。有一些岩画因为自然风化、膨胀、崩裂,以及苔藓等生物侵蚀受损了。”尚国军说,由于历史时期与地域不同,岩画的刻画技法和风格也不一样,这些岩画为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2013年,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这些岩画是谁刻上去的?古人为何要刻下这些岩画呢?它们是用什么工具刻画的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张铁男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据张铁男介绍,在当地发现的这些大量岩画,均刻画在花岗岩的表面。上面的图案反映的是古人生活环境和狩猎、放牧的过程。

“通过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的出土文物测年发现,它们是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9世纪的岩画,距今约3700年到3900年左右,属于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张铁男说,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的发掘意义重大,首次在新疆确认了相互关联的青铜时代的遗址和墓葬,出土的遗物对确定遗址文化性质有重要帮助,让人们准确地认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古代文化。

10月18日,尚国军向记者介绍石板墓上的花纹。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摄

至于古人为何要在岩石上刻画,张铁男说,这是古人记录生活、表达信仰与崇拜、社交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尤其是特定区域的岩画,可能是某个族群或部落所留的标记,“根据岩画内容判断,这些岩画是古人用石头当工具,用敲击、凿刻和磨制三种技法刻上去的,说明当时人类在此居住和生活。”张铁男说,这些岩画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图像资料,对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有重要作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