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我国风电发展驶上快车道

风“驰”电“掣”!我国风电发展驶上快车道

来源:央视新闻 2024-10-19 09: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正在举行。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绿色低碳理念在今年的参展项目中尤为突出,今年还首次重磅推出了氢能、新型储能、海上工程及装备等三个和风电发展紧密结合的主题展示。

风电领域全产业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点击查看视频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这个沙盘是位于赤峰的一个绿氢和绿氨项目,它采用储能装置有效弥补了风电和光伏电力输出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新型的电力系统为这个园区生产绿氢和绿氨,它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一个已经投产的绿氢绿氨项目。

远景能源风机产品线负责人 娄益民:我们以构网型风机为基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了风光储和绿氨醇生产的耦合,解决了零碳绿氢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成本预计能降低25%。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如果把正在旋转的风机叶片比作一个舞者的长袖善舞,那么这台陆地上最大的15兆瓦风电机组的叶片变桨系统,就是控制舞蹈动作的教练。它可以通过调整叶片的角度来调节受风面积,更好地利用风能,来提高发电效率。特别是遇到百年难遇超强台风袭击的时候,它可以调整叶片的角度,减少受风面积,使得整个风机避免遭受到严重的损坏。

本届展会还首次设立了风光循环利用展团。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把退役的叶片进行切割破碎,再进行热处理之后,就可以把叶片原来最主要的成分玻璃纤维重新提取出来,进行回收再利用。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 程刚齐: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共完成了396台风机回收处置交割工作。共回收废钢、废铜、废磁铁、废复合材在内的近5万吨资源。风电设备循环利用让绿色能源发展更绿色。

从技术到规模 我国风电发展驶上快车道

记者在本届风能大会上看到,世界最大的风电机组、最长的叶片、最高的塔筒都是产自中国。不只是风电装备日益创新,从技术到规模,我国整个风电能源的发展也都驶上快车道。

点击查看视频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8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是将风电与乡村振兴、农村能源革命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风电与乡村振兴、农村能源革命深度结合,更加为我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添火加薪。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海岩:中国风电发展我觉得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技术上向深远海发展,二是单机容量越做越大。尤其是瞄准未来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需求,中国的风电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为全球的零碳能源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古峻岭 王海东)

【责任编辑:夏梦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