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 激发产业活力

发展特色产业 激发产业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14 15: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绿装换金颜,金叶飘香来。在秦巴山区的竹山县,各大烟区都一片忙碌的秋收身影,烟农丰收喜悦之情在脸庞四溢,得益于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产业发展现状,不断探索烟叶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实际,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助力该县产业振兴,带动烟农增收致富。

图为竹山县柳林乡公祖村大山深处的烟地一角

因地制宜 盘活优势资源

竹山县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烟叶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禀赋。在没有发展烟叶产业之前,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对比较贫困,致使该县至今仍然是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帮扶县。

当地政府早已充分认识到,烟叶产业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治发生规模性返贫等方面的重要性,在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和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引导下,烟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烟叶产业,适度规模种植烤烟。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种植区域,推广优质适产品种,土地实行集约化种植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农机农艺融合,通过普及多功能起垄、覆膜、中耕、培土一体机,推动大田标准化生产上水平,从原来“巴掌田”到现在“连片地”,烟农种植意愿不断增强,种植热情不断高涨,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烟农的经济收入在逐年增加。

“原来我的烟地特别分散,我只能种好二十亩地的烤烟,现在我的烟田通过治理,集中连片了,省时省工,还能够机械化作业,我能够种七十亩地的烤烟,现在我也算是我们村种植烤烟的种植能手了。”公祖村烟农王关超面对前来村里学习烤烟种植经验的外乡镇干部热情洋溢的说道。

图为竹山县柳林乡烟农李广学采收烟叶时的场景

因人而异 做活产业文章

近年来,县烟草局以发展优质特色烟叶为主攻方向,稳定了全县2.5万亩的基本烟田,同时鼓励当地烟农因人而异,借助产业综合体建设的东风,鼓励有条件的烟农种植名贵中药材、有养殖经验的烟农养殖蜜蜂、有土地资源的烟农开展烟粮轮作,这些举措吸纳了大量有识青年返乡,服务乡内产业、钻研产业、参与发展产业。

今年29岁的屏峰村烟农邓玉超,便是返乡从事烟叶生产的年轻人,“前几年打工由于疫情影响,工作不好找,打工一年,也只能填补家庭基本开销,背井离乡还不能与家人见面,现在在家天天陪着家人,赶上乡里种植烤烟的好政策,我现在一年能挣十多万元,烟叶产业真的让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谈起种烟邓玉超自信的说道。

是的,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始终把坚持维护烟农利益、促进烟农增收作为烟叶工作重点,探索出烟粮协同的种植模式,套作红薯、芝麻、黄豆等作物;除此之外,还鼓励烟农种植川乌、党参、贝母、天麻等中药材,落实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方式助力烟农多元化增收,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助农增收目标的实现。

因势利导 激活发展潜力

为了推动烟叶产业的持续发展,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因势利导,争取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烟农发展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产前投入资金筹措方面,县局积极协调当地银行,为烟草种植户提供信贷担保支持,解决了烟农产前投入缺乏资金的难题。

在生产环节,为普及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在低海拔土地平坦的烟区乡镇,使用大型机耕设备投入生产,在高海拔土地坡度大的地区,引进小型拖拉机、微耕机、锄草机等小型设备,助力烟叶标准化生产落实。与此同时,争取农机部门支持,加大对烟草种植户的购机补贴力度,对购置的机械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将单一功能机械改装成多功能型机械,从种到收提供全流程的服务,实现烟农轻松种烟,提高了烟农的种植积极性,烟农种烟积极性的提高,也让烟叶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目前,该县的烟叶种植规模从两年前的2.2万亩,增加到2.7万亩,种烟乡镇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了8个。

四时俱可喜,最好金秋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烟农们一年忙碌收益显现的季节,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这秋收时节,全体员工满怀激情阳光收购,以每一名员工的“微付出”鼓起烟农的“钱袋子”,依托烟叶产业发展优势激发产业的发展活力,为烟农增收递交了额一份满意的“金色答卷”。(图片由杨文奎 马立树 何鼎山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