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多方共调解心结 案结事了化邻怨

来源: 鲁网
2024-10-10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们两家祖上就是邻居,也是堂兄弟,两家人世代和睦相处,如今却为了这一点小事翻脸,好在法官及时组织调解,让我们两家重归于好,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法官吴秀铃将调解协议书和经过司法确认的民事裁定书递交到原告手上时,欧某甲颤抖着双手说道。

远口法庭收到了一份相邻权纠纷的起诉状,经过征求原告意见,原告同意先诉前调解,如实在调解不了再立案。为了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了解案情,法官吴秀铃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通过向当事人及其附近居民的走访了解,当事人双方皆为欧姓,世代相邻。被告房屋改建时,在房屋原历史遗留的通道上砌了砖墙,并安装了铝合金门,造成原告回家无法正常通行,多次私下协商未果,原告便一纸诉状将被告告上法庭。

“我常年在外务工,今年过年回家时,想翻修一下自己的房屋,发现进家的路都没了。法官,你可得好好给我评评理啊,我们这个寨子,大家一直都是团结友善、相互帮助的。所以就算我们的房屋修建在一排,都会给隔壁留出一条路来,方便进屋。现在我连家门都进不去了,这叫我怎么办?我现在就是想把这个墙和门拆了,方便我进出和修建房屋施工。”原告欧某甲愤愤不平的对法官讲述。

“你这么多年不回来,我怎么知道你现在要回来修房子。这个墙现在支撑着我上面的房屋,你让我把墙拆了,到时候房屋垮下来伤到人怎么办?我不同意拆墙!”被告面红耳赤回应道。

吴秀铃在现场对道路通道进行测量和记录、向村两委了解历史情况后,考虑到两家相邻,且世代交好,有极大的调解可能性,便邀请天柱县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镇政府综治中心、村委会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吴秀铃在走访中还了解到两家有着共同的好友,为了尽可能促成调解,也邀请该好友作为“中间人”参与调解。

调解人员从案件出发,深挖矛盾背后的“情理”和“法理”,一方面向双方解释相邻权的法律含义,另一方面向当事人双方阐述邻里关系的弥足珍贵。

本着打开邻里心结的想法,吴秀铃也开口调解道:“事实已经这样,墙也砌上了,我们现在折中处理一下,为了确保被告房屋的安全稳固,被告你把房屋两侧的门、砖墙拆了留出一条一米二宽的路来给原告通行,房屋前面的围墙就不动,不能再堵死原告回家的路。要让原告能够正常通行,你们意见如何?”

经过多方开导、调解,双方通过“法理”明辨了是非,通过“情理”打开了心结,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自行拆除自家房屋门口过道两侧的铝合金门及门洞边上的砖墙,留出原告入户通道,双方矛盾得到了圆满化解,世代邻里情也得以延续。

吴秀铃始终秉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理念,积极搭建法庭与镇、村两级共议、共治、共享的基层司法平台,以诉前调解、诉中协调、判后答疑为有力抓手,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现场调解、案后回访工作,深入了解群众的司法诉求,精准剖析每一起纠纷的主要矛盾点,善于寻找利于矛盾化解的“中间人”,加大对情理和法理的引导释明力度,实现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天柱县人民法院  潘盛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