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检察院:数字检察让司法救助更主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10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感谢你们,原先我都是到处去借钱,没想到今天你们把救助金送到家,辛苦你们这么热的天跑了这么多趟……”刘某收到国家司法救助金后,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

2023年4月的一天,王某驾驶小型轿车与张某某(刘某丈夫)驾驶的机动三轮车相撞,致张某某重伤,后经治疗无效死亡。事故认定王某负主要责任,张某某负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因肇事车辆未购买保险,无保险赔偿,且王某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好,没有赔偿能力。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去世,还有十余天重症监护治疗欠下的费用,让刘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今年6月份,沾化区检察院自主创建“无清偿能力刑事案件被害人司法救助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姓名、案由、被害人情况、上诉情况等信息和法院的刑事案件执行信息、司法救助人员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输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源,发现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害人的近亲属刘某可能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遂立即到所在乡镇、村委会进行调查核实,并到其家中了解情况。

经审查,刘某的情形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沾化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尽快将司法救助金发放到位。据悉,今年已根据此模型主动收集案件线索15条,对5名困难群众及时进行了救助,发放救助金7.8万余元,该数字模型被省检察院成功冠名。

“数字检察将司法救助由过去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通过让数字‘开口’,实现了源头、过程、结果的全程精准把控,这只是数字检察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成果。”沾化区检察院负责该项工作的党组成员刘利国说。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加强数据整合和技术支撑,推进数字检察深度应用,不断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为完成这一重要课题,沾化区检察院紧紧围绕法律监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定“三个三”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数字检察建设。一是解决三个问题,筑牢数字检察发展基础。通过党组扩大会、青年干警座谈会等多层面、多维度开展思维碰撞、头脑风暴,以革新理念解决“不愿用”的问题。通过赴大学专题培训、建模实训和外出学习实践成效等方式,以提升能力解决“不会用”的问题。通过构建“党组统筹、专人推进、全员参与”工作格局,党组站位前沿、一抓到底,层层夯实责任,建立“建模者奖、用模者赏”的考评办法,以顶层推进解决“不常用”的问题。二是狠抓三个维度,探索数字检察沾化方案。坚持抓冠名,倒逼模型研发质量,已被省检察院冠名3个。坚持抓成案,推动完善模型效能,应用省检察院推广模型28个,调取数据2000余条,发现线索50余条,应用模型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积极推广自建模型,自建的3个冠名监督模型被15个外地市检察院应用成案达37件。坚持抓应用,检验数字检察成效,形成社会治理成效4个,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小区物业和农资市场管理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三是把握三个节点,释放数字检察赋能价值。把握好落脚点,监督逻辑从办案中形成,数字成果应用落实到办案中去,监督案件比去年同比增加9.88%,高质效监督案件同比增长11%。把握好结合点,与“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相互赋能,构建“不动产查封超期未处置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模型”等12个模型,办理相关案件62件,高质效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