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会昌:聚力“三资”领域“法治体检 ” 守好农村集体“家底”

江西会昌:聚力“三资”领域“法治体检 ” 守好农村集体“家底”

来源:央广网 2024-10-09 21: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年签的协议存在签订程序不规范、租赁林地面积未明确等问题,我们将积极与承租方沟通,争取重新签订合同,努力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召开农村“三资”领域“法治体检”工作会议,对存在问题的村集体“三资”合同、协议进行集中清理。

为守护好村集体“家底子”“钱袋子”,今年8月以来,会昌县司法局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依托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三资”领域“法治体检”,以村集体合同、协议审查“小切口”实现乡村法治建设“大提升”。

长期以来,部分乡村干部对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协议清理的意愿不强烈、热情不高。为推动清理工作取得实效,会昌县司法局推动出台《会昌县农村“三资”领域“法治体检”工作方案》,明确由各乡镇牵头对村集体经济“三资”合同、协议的数量、规模、类型、涉及领域等进行全面排查,并进行分类整理、收集归档、建立台账,为后续合同、协议的审查工作打好基础。

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协议清理工作业务性强、工作量大,为确保审查的科学性、准确性,会昌县司法局建立了“县乡两级三审”制度,破解基层审查力量薄弱难题。对一般性合同、协议,由各乡镇统筹乡村干部和法律顾问参与审查,并建立台账交至司法所汇总。对涉及金额较大、存在疑难问题的合同、协议,由司法所牵头,通过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1+2+N”模式(即由1名乡镇法治建设分管领导+党政办和司法所2名法治审核人员+法律顾问等其他法治审核力量),并将审查情况报县司法局备案。对争议较大的疑难合同、协议,组织司法局专班人员、法律专业人士,进行集体“把脉”会审。截至目前,全县各司法所参与农村“三资”合同、协议审查260份,发现问题合同134份,提出法律意见174条,建议依法中止、撤销、解除或重新签订合同44份,预计为村集体挽损止损135万余元。

从“三资”合同协议审查情况来看,“问题合同”主要集中在林地、耕地流转以及山塘水库、房屋出租等资产处置领域,有超长期合同、合同与实际数量不符、承租方长期未履行合同……为做好“三资”合同、协议清理的后半篇文章,会昌县司法局对“问题合同”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分类进行认定,审慎提出法律建议,协助各乡镇建立问题整改清单、修订完善合同内容,并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明理的方式,集中力量解决合同签订中的普遍性问题、会商化解个性问题,实现合同纠纷不上交,推动纠纷就地化解。

为从源头上避免违法合同、协议的签订,会昌县司法局还建立常态化宣传培训机制,发挥各村法律明白人带动作用,多层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结合“三资”合同协议中的实际问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干部群众成为“三资”清理工作的“明白人”。

“我们把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协议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将普法宣传、纠纷化解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协议清理工作,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会昌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查股负责人介绍。(肖景涛 肖萍娇)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