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以“绿”为媒兴产业

2024-10-08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为:“粮+烟”轮作种植。马丽菊 摄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烟草专卖局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绿色生产科技支撑,打造“粮烟经”多元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用养挖潜力,生产模式生态化

绿色生产土壤保育是基础,土地用养结合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点。

初秋,蒙自市冷泉镇鸡白旦村烟区千亩轮作地,收完芋头的连片地已完成翻犁,种植数月的土地将新种植油菜、小麦。

“这些年,烟区重视土壤保育实施,大力推广多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还田、施放农家肥、增施有机肥等保育措施应用,让我们种植的农产品量产量提高了不少,收入也增加了。”说起土壤保育为“粮烟+N”多元种植带来的好处,鸡白旦村村民侯大海说道。

“以前种植不注重田地种养结合,施肥主要是化肥,导致田地不断出现板结,农作物病虫害也难以控制。”作为一名“职业烟农”,侯大海对田土施放农家肥、增施有机肥带来实惠感触颇深,“如今,在当地烟草部门的引导下,我们通过种绿肥、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来改良土壤。”

图为育苗点开展苗期以“螨”治虫防控技术。 李姝锦 摄

冷泉镇位于蒙自市西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生态资源丰富。当地种植玉米、烤烟、黄姜及桑蚕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部分区域因土壤退化、土传病害频发的原因,导致农作物种植产量质量不稳,田地种养结合失调,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户收入。

“为保持田地土壤可持续再生能力,保障和提升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我们积极探索改良种植技术和调节手段,引领当地农户深翻晒垄、科学轮作和种套、增施有机肥等土壤保育关键技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病虫害源。”冷泉烟叶工作负责人介绍道。技术员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根据地块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各项指标,现场“开方治疗”。

图为田间病虫害智能监测。李硕 摄

土地用养结合是影响农业多元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蒙自烟区结合实际,打出一系列土壤保育组合拳,采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节水滴灌等措施提高田地轮作和复种指数,以强化“粮烟协同”发展延伸‘粮食+烤烟+N’多元发展链解决土壤保育问题,推动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发展模式。

绿色植保“护航”,赋能生态安全

“以前在种植季,只要气温一回升,蚜虫、夜蛾类等害虫就会来祸害玉米、水稻、大豆、蔬果类等粮经作物。”蒙自市鸣鹫镇猛扎门村“95”后“职业烟农”松进春说。近年来,蒙自市烟草专卖局每年无偿施放的蚜茧蜂、夜蛾黑卵蜂、叉角厉蝽这些天敌昆虫进行田间‘以虫治虫’生物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还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图为智能内置生物质新能源烤房全景。 马丽菊 摄

农事无小事。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在当地相关部门支持下,积极打造“以烟为主、兼顾烟区”的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示范区,推进烟草与大农业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立体化综合防治。

生态设施降碳再添“绿色财富”

“烟叶烘烤就如火中取宝。现在用上了生物质燃料烤房,省事不少。”在蒙自市芷村镇桥头村烤房群,烤烟种植户张志良算了笔帐:以他家为例,现在的烤房比燃煤烤房节省用工约2-3个左右,每炉可节约烘烤成本220多元,一季烘烤就能省下近万元。

近年来,蒙自市下力气推进全市烟区烤房设施升级,全程监控、无人值守的“保姆式”智能化烘烤,将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与烟叶生产深度融合,以“数智”赋能绿色烘烤。目前,全市各烟区新建及改造建设智能烤房228座,为实现烟叶烘烤环节节能减排、减工降本增再添新动能。

图为悬挂于蜜桃树枝间烟蚜茧蜂僵蚜盒 李姝锦 摄

生态养护、“以虫治虫”等这些只是蒙自烟区绿色生产的缩影。粮烟融合,以“绿”为媒、兴业富农。在推动新质生产发展的路子上,蒙自市烟草专卖局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不断擦亮烟区“绿色发展”生态底色。(李姝锦)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