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被清除 盐碱滩涂焕生机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9-25 09: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外来物种被清除 盐碱滩涂焕生机

◎本报记者 龙跃梅 张 晔

通 讯 员 曾中伟 吴丽虹 李 林

近日,江苏南通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完工移交。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容量,改善当地海岸生态系统,加速构建稳定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助推南通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海堤生态化、互花米草治理与滨海湿地修复、潮汐交换通道修复3项修复工程,修复区域总面积2170万平方米,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建设完成。记者了解到,中交四航局建设团队在一年零四个月内治理了近249万平方米的互花米草生长区,并在治理完成后开展地形整理、潮沟疏通作业。同时,团队在修复区种植了约200万平方米的盐沼植被,用以恢复本土盐沼生态系统。

互花米草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为监测、根除这些时刻威胁着周边生态环境的“入侵者”,中交四航局建设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基于RGB颜色聚类的植被生长状况识别方法”的监控技术,建立了治理区域的地形三维模型,并使用无人机采集地表垂直影像。项目副经理刘响说,这些方法让他们可以精确定位每一处互花米草入侵区域。

在确定了互花米草的分布情况后,中交四航局建设团队着手推进治理任务。为了寻找清洁且高效的治理方法,项目负责人王奎武带领团队展开研究。最终,他们将本地采集培育的芽孢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和酵母菌调配为“微生物腐熟剂”,并将其大量喷洒在刈割后的互花米草生长区内。“高浓度的腐熟剂能让刈割后的植株碎片短时间内腐烂分解,从而阻绝互花米草依靠残存根系和种子恢复种群的可能性。”王奎武说。

互花米草得到治理后,中交四航局建设团队还需要在盐碱滩涂上种植植被,恢复本土生态系统。受到高温暴晒的新生植株容易夭折,因此,建设团队连续一个月冒着夜色播种苗木,白天则为苗木提前搭设井字架遮阳棚。为了减轻高盐碱环境对新生植株的威胁,建设团队采取填铺种植土并设置隔淋层的方法,避免植株根系受到盐碱烧蚀。

如今,项目实施区域的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从被入侵物种占据的“不毛之地”蜕变成为民众休闲游玩的新地标,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