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起守护,“浙”里的故事有点暖

来源:鲁网    2024-09-25 16:31
来源: 鲁网
2024-09-25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绍兴市上虞区烟草专卖局的“香溢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需我之处,必有我身”的坚定信念与服务宗旨,致力于环境保护、结对帮扶、普法宣传等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一段段温暖的故事。

热心环保,他们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

自与岭光社区结对以来,“香溢”志愿者们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社区,共筑绿色家园”的承诺,每年通过“垃圾分类进社区”等一系列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社区居民的心中。

图为“香溢”志愿者在引导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大爷,您看这烂菜叶、苹果皮,它们都是厨余垃圾,应该放在绿色的垃圾袋里,然后投到厨余垃圾桶里。废电池可不一样,它是有害垃圾,得单独投放,千万不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志愿者杨飞一边细心地帮助小区居民重新分类垃圾,一边耐心地讲解着分类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小杨,你又来了啊!真是辛苦你了。”居民俞大爷热情地和志愿者打着招呼。

“小杨,你快来帮我看看,我这样分类对不对?我总是怕分错了。”另一位居民姚阿姨则拿着垃圾袋,焦急地请求帮助。

活动当天,社区内洋溢着热烈而温馨的氛围。除了帮助社区居民将垃圾分类,志愿者们还利用生动的PPT、有趣的视频以及互动问答,让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经过多次交往和相处,“香溢”志愿者们早已与小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不仅把垃圾分类的知识带到了社区,更把温暖和关怀带到了每一个家庭。无论是与老人闲话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还是帮助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如修理电灯、更换煤气罐、扛米上楼等,志愿者们都热心参与,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团结,助力守护更加美好、绿色的家园。

以人为本,他们是弱势群体的“守护者”

谢建苗夫妻身体不便,共同经营着一家小小的食杂店。店铺的收入,成为了他们夫妻俩为数不多的经济支柱,支撑着这个小小家庭的日常开销。在前期对困难客户的深入摸排中,谢建苗一家的情况引起了上虞区局“香溢志愿服务队”的密切关注。他们迅速将谢建苗一家列为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决心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帮助。

图为志愿者丁良波在指导谢建苗夫妻操作收银机

“谢大哥,你把擦布放下,柜台卫生我来搞。”

“谢大哥,最近来店里没怎么瞧见你媳妇,她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丁良波,作为“香溢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同时也是谢建苗的客户经理,每次到店里,都会像家人一样关心夫妻俩的近况。除了日常的店铺打理,丁经理还会经常和谢建苗唠唠家常,聊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却蕴含着丁经理对客户最真挚的关怀与帮助。

此外,上虞区局的“香溢志愿服务队”还组建了暑期学生补习班,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让他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丝凉爽;组织“夕阳红”公益理发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服务……每一次行动,都凝聚着他们对群众的深厚情谊。他们用日常的点滴行动,守护着那些需要被守护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他们用自己的真情与真心,传递着正能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普法惠人,他们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

在“香溢”志愿服务队伍中,有一支特别的小分队,他们肩负着与众不同的使命——成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角落。这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走街串巷,驾驶着装满法律书籍的汽车,致力于实现“普法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打开后备箱,只见整齐地码放着一系列重要的法律书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等。这些平时或许只闻其名、未见其实的法律典籍,通过“香溢红色驿站”阅读角和“流动阅览室”的创新方式,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

图为“香溢”志愿者与村民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香溢”志愿者们深知,普法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需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因此,他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法律公益讲座,邀请专业律师和法学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解读法律条款,解答法律疑惑。同时,他们还设立了法律知识专业咨询点,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专业的法律问题。

在一次法律知识进校园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在跟叔叔阿姨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我知道了现在网上有很多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行为,特别是那些要求转账的陌生信息和电话,我们都不能轻信。”这番话,正是“香溢志愿服务队”普法工作初见成效的生动写照。

接下来,绍兴市上虞区烟草专卖局的“香溢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真情换真心,用行动践初心,不断书写温暖人心的故事篇章。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