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此举再次把飞行汽车这一话题推至大众视野,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或将迎来应用新“蓝海”。
政策支持,飞行汽车加速发展
回顾过去几年,飞行汽车的政策引领之路清晰可见。从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每一步都彰显着国家层面对其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动。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此外,开源证券认为,2024年政策产业共振,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元年,后续载人客运市场应用场景的打开有望为飞行汽车(eVTOL)市场提速。
在全球视野下,飞行汽车市场的潜力同样不可小觑。罗兰贝格预计,到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将达5000架,2050年将达16万架;行业规模方面,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城市客运可触达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政策的支持、行业的看好为飞行汽车这一新兴市场的蓬勃兴起注入了强心剂,预示着低空经济将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行业聚焦,电池成关键环节
飞行汽车“展翅欲飞”,而审视产业链全流程,电池技术无疑是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核心瓶颈。相较于传统汽车,飞行汽车对电池性能的要求近乎苛刻,无论是能量密度、充电效率还是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突破电池技术瓶颈,成为整个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孚能科技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积累,率先在飞行汽车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孚能科技于2017年完成关键技术体系开发,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其第一代高能量密度三元软包动力电池成功交付终端客户,可实现能量密度285Wh/kg,最高时速320km/h,单次最长巡航250km,其电芯也可实现10000次以上循环。这不仅标志着孚能科技在电池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为飞行汽车商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孚能科技的相关产品已先后通过了美国汽车研究委员会、美国先进电池联盟、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性能认证,这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飞行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扩大,孚能科技有望凭借其在电池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成为推动飞行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人类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未来出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