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生长在烟田里的“自由之花”

湖南耒阳:生长在烟田里的“自由之花”

来源:鲁网 2024-09-23 12: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盛夏的热浪还来不及散去,金黄色的烟叶散发出香甜的气息。在耒阳市东湖烟叶生产收购站,一框框“金叶子”被缓缓送入定级室。这是90后的吴晓霞参与烟叶分级的第二个年头,也是她成为烟农的第一个年头。

(吴晓霞参加烟叶专业化分级培训)

照顾家庭 扎根农村

吴晓霞,今年27岁,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她已经有7年都没离开过老家导子镇。结婚之前,吴晓霞曾满腔热血南下打工,在广东佛山的一个厂里做包装工作。到了适婚年龄后,经家人介绍,她与现在的丈夫结了婚,之后便将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当被问到是否羡慕在城里工作的同龄人时,她说:“羡慕肯定是有的,但农村的天地更加广阔,我喜欢这种自由。”

今年,吴晓霞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她也正式开始在农村的广袤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衡阳耒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举办的烟叶种植宣讲会,由此找到了方向。

吴晓霞的姑父是当地的老烟农,也是她的师父。今年,在姑父手把手的教导下,吴晓霞种了18亩烟。虽然种植规模不算大,但作为一个种烟新手,她很忐忑,也十分谨慎,从起垄、插苗到烤烟的每一个环节,她都不敢松懈。

虽然辛苦,她却乐在其中。“在烟田里,我想什么时候上下班都可以,时间很自由,家公家婆也能给我搭把手,比我在广东打工的时候自在多了。”在种烟的这一年时间里,吴晓霞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状态,也喜欢上了种烟这项事业。一朵90后小花在烟田破土而出,也将在烟田深深扎根。

科学种植 喜迎丰收

吴晓霞既向往自由,又脚踏实地,她的身上比同龄人多了许多勤劳与朴实。仅有一年种烟经验的她说起种烟已经颇有心得:“施肥一定要适量,施肥过多烟叶看似很大,但烤出来就会发黑成为废烟。”一茬烟要施四五次肥,每次施肥吴晓霞都非常谨慎,家公多次建议多施一点,让烟叶长得更大一些,但吴晓霞始终坚持科学适量,“我宁愿自己累一点,烟叶长得小一点,也不想乱施肥让一年的努力白费。”

说起种烟的初衷,吴晓霞只是说:“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我的空闲时间更多了,但我闲不住啊!”

“闲不住”既是她朴素的种烟原因,又是她种烟成功的秘诀。种烟是门技术活,施肥过多会影响烟叶质量,而排水沟铲不好则会让植株泡水导致长不高。因此吴晓霞认为铲好排水沟是种好烟的关键。“铲沟很简单,但也是最辛苦的,完全要靠人力,很多人都不愿意花力气把沟铲好。我家种植规模小,没有找人来做,烟田的排水沟都是我和家公家婆一铲一铲搞出来的,烟也长得好,总算是没白费力气。”

就这样,“闲不住”的吴晓霞将汗水挥洒在烟田中,从烤房中取出一捆捆“黄金叶”时,她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吴晓霞搬运烟叶)

怀揣热爱 勇往直前

一年前,吴晓霞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种不好烟叶。今年,看着黄灿灿的“金叶子”,吴晓霞非常自豪,也对种烟更有信心了。在她看来,自己能在短短一年内种出好烟,得益于自己的勤劳,也得益于烟草公司的帮助。

“烟苗和肥料都是公司提供的,价格要比自己购买低很多,烤房也是烟草公司提供的,只要我不偷懒,能吃苦,一年种烟的收入已经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在烟草公司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在我种烟的底气也更足了!” 吴晓霞幸福地说道。

在谈到自己的目标时,吴晓霞说:“孩子现在上学了,但还是离不开我,我也不想再背井离乡去打工,现在正好有种烟的条件,我自己也喜欢种烟,而且也有烟叶技术员为我们把关,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还能照顾孩子,一举多得。未来我想扩大规模,一直种下去!”

(吴晓霞前往烟站交售烟叶)

吴晓霞选择留在乡村,是因为牵挂,更是因为热爱。如今在衡阳地区,还有很多像吴晓霞一样的90后,甚至00后选择返乡创业,他们积极融入广袤的乡村大地,让农村更显生机勃勃。相信在未来,他们必将用勤劳之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讯员:罗赛群 向琴奋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