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火山脚下的火车站

来源: 鲁网
2024-09-19 12: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驱车从内蒙古乌兰察布出发,穿过一片戈壁滩,来到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放眼望去仿佛置身外星球,完整火山群镶嵌在广阔草原上,独特地貌背景下人们身穿白色、粉色“宇航服”拍照“打卡”。

在乌兰哈达火山群脚下,几间墙根刷成酱红色、墙砖刷成鹅黄色的平房坐落于此,这就是隶属集宁车务段管辖的四等车站——乌兰哈达站。

虽然站房原来的旧门窗已换成钢窗和防盗门,可屋顶上青灰色筒瓦、滴水檐,歇山顶上细致精巧的博风板和悬鱼,屋檐下的椽和榧,都承载着时间的记忆,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乌兰哈达是蒙古语,汉译为“红色的山峰”。这座车站是中欧班列的必经站,担负着物资运输的重要保障任务,站里的11名职工负责站内接发列车等工作,保障着列车顺畅来往。

车站的工作制度是19时接班,到次日2时交接,2时到8时又一班,白班再接着到19时。每班5人,2名在岗,2名小休备班,还有1名就是站长。

“车站里的活儿,基本上不用安排,眼里的、手边的,大家休班就干了。”望着远处连绵巍峨的火山群,站长范晓宾直言这里随时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每天推开窗,广袤无垠的草原便映入了眼帘,还有牛羊在悠闲地漫步。

别看车站小,压力可不小。乌兰哈达站每天有20多趟列车经过,趟趟都要接发。在车站的值班室里,车站值班员屈贵龙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操作联控设备,眼睛还要时刻紧盯屏幕上的列车运行情况。每趟列车经过,他都要和邻站做好交接,还要跟调度员、机车司机、助理值班员对话。

“这里有忙有闲,生活也算丰富多彩。”助理值班员李燕青是在车站工作年头最长的职工,他平静地说,“比如剥葱、洗菜、打下手……休班的职工全都上手,没有坐着等饭的。”

陈曦大学毕业后来到乌兰哈达站工作,刚开始他闲不住,有时候一天连一个上车的旅客都没有。范晓宾给他做思想工作说,最起码乌兰哈达站离县城近,赛汗塔拉以北30公里之内就一户人家。

“游客坐车去往白音察干或者集宁,还有一些外出采购物资的牧民,剩下就是铁路通勤职工。”副站长王永强坦言,“随着火山旅游逐渐火热,间歇还有旅客会从乌兰哈达站下车,来看看乌兰哈达站和乌兰哈达火山是什么关系。”

“谢谢你们推荐,这就住在火山脚下,近距离地感受草原火山,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先生带着7岁的儿子趁周末来乌兰哈达火山游玩,没有订到民宿,坐着6056次旅客列车从乌兰哈达站下车后看到车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出站就寻求帮忙。在王永强的帮忙联系下,李先生住进了车站周围的民宿。

“小站也有小站的好,就像家一样。”王永强在车站工作了10多年,已经和来来往往的旅客成了朋友。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而且是一段生活的记忆、一种情感的寄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