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山:撂荒地里添新绿 大山深处产业兴

2024-09-18 14: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正值烟叶成熟采烤关键时期,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烟区,处处烟田泛绿,金叶飘香。在峡口镇石家坝村,大片梯田错落有致,烟叶分层落黄,收获的喜悦挂在新农人的脸上。过去的撂荒地、困难村,如今迈出了振兴的新步伐。

垦荒复种换新颜

石家坝村位于兴山县峡口镇东部,大山连绵,沟壑纵横,耕地面积不足2500亩。近年来,由于土地贫瘠、交通相对闭塞和城市化进程,村里人口外流过半,传统产业乏力,一片片耕地荒废,杂草丛生。

随着国家守护耕地红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目光投向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决定开垦复种,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

图为:挖机在开垦荒地

去年冬天,县烟草部门人员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与镇村对接,深入实地考察,提出种植烟叶的设想。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今年初,村两委更加坚定了种植烟叶的决心,将谁来种、怎么种纳入重点议题。经集体研究商议,大家认为筹资对撂荒地进行开垦,引入种植主体,整体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村里两位能人响应号召,承包了150亩地种植烟叶,让沉睡的土地焕发了活力。

烘烤配套设施如何建?又成了一道难题。经多方汇报,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投入33万元新建8座烤房,烟草部门投入烘烤设备、门窗,石家坝村负责建设用地、建设使用管理。经过几个月努力,如今烤房已正式投入使用。

在产业带动下,地方政府筹集资金147万元,建设配套产业路,解决运输难、出行难问题。“这产业路铺起来了,我们也跟着享福喽!”家住附近的农户老李高兴地说。

技术下田保收成

“石家坝村是种烟新区,为确保收成,我们安排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员驻村指导,全流程提供精细化服务。”兴山黄粮烟叶收购站负责人表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三先”到移栽、大田管理到成熟采收、从科学烘烤到分级醇化,倾注了烟农大量的心血,也离不开烟叶技术员的耐心指导、热情服务。当看到田间烟叶整齐划一、长势成熟度较好,烤出的烟叶质量较高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为:技术员指导开展烟叶打顶

“我是第一年种烟,技术员怎么说,我就怎么干,严格按技术流程来操作。目前来看,烟叶不仅长势好,还烤出了片片黄金,明年我还想扩大规模。”烟农王明生拍着胸脯高兴地说。为了让新烟农心里有底,技术员落实“1.24”工作法,经常入户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关键环节不缺位。

“这里的田块集中连片,坡度适宜,后期斩半株采收都可以用机械操作啊。”正在田间指导采收的烟技员小刘说。近年来,为减轻农事劳动强度,兴山县因地制宜推出了各类省时省力的农事“神器”,从机械化起垄、覆膜、移栽、除草,到无人机飞防植保…… 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的新突破。传统的人工作业进一步被机械作业所替代,烟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 80% 以上,省工省时又省钱。

多业融合促振兴

图为:烟薯套种喜获丰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今年石家坝村共种植烟叶150亩,预计可实现烟农收入85万元,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收入。在引入经济产业的同时,当地进一步探索烟农增收渠道,积极开启“烟菜套种、烟薯套种”模式。在高山烟田复种红菜薹,次高山烟田套种红薯,实现一地两种两收。不少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家乡的新浪潮中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如今,烟叶收购在即,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做起事儿来更有劲了。他们甩开膀子干农活,迈开步子奔前程,谈论着丰收的喜悦,分享着创业的经验,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明天。(乔德平 胡生锋 穆鹏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