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024-09-13 09: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系统规划人才发展工程,通过建机制、搭平台、给激励,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三个“进一步”,即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一步落地,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基础进一步夯实,人才发展体系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健全。

图为工厂“师带徒”现场教学现场。

画好顶层设计的“施工图”。工厂聚焦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主题主线,学习人才培养先进企业的科学经验,推进工厂人才发展规划工作部署,不断优化工厂“1+3+1”人才发展体系,拓宽人才成长跑道。丰富完善干部人才发展阶梯,推动4类6层18级人才发展框架落地见效。

夯实培训赋能的“基础桩”。工厂持续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成果,整合共享学习资源,分层建立健全岗位序列知识树,努力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积极筹建公司实训基地,推动搭建烟草网络学院分院,在硬件设施、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保障、人才效能上实现五大突破。试点探索推行“操维一体化”,为未来劳动生产率提升闯出新路子。创新管理人员培训模式,协同各厂组建中层干部理论学习联合班级、基层管理骨干实操班级,从观念理念和能力素养方面推动解决重业务、轻管理问题。推动思想融合、管理创新。

架好重点领域的“支撑柱”。一是选好干部人才“主心骨”。下更大力气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日常了解发现非常人才,跟踪培养实现量足质优,正向激励牵引压担扛责,从严管理推动优进拙退。二是牵好管理技术人才“拓荒牛”。推进专业管理技术师方案落地,建立评价模型,加强绩效激励,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三是强化技能人才“主力军”。以工匠队伍“洗牌”为契机,优化人才队伍的选育用评程序,坚持为“精于此道”的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开辟绿色通道,向“以此为生”的操作维修一线匠人致以诚挚礼遇。四是激活青年人才“蓄水池”。全面改版青年人才库运行机制,探索“青蓝计划2.0”,持续搭好项目制、导师制、见习制成长平台,系统思维全厂统筹优化车间班组骨干队伍,为后继有人注入“源头活水”。

搭好机制保障的“结构梁”。工厂探索推出工匠队伍“四维三阶”晋升模型,理想编制实现率与薪酬分配“双挂钩”机制,“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工资总额等管理理念;坚持应知应会和技能工资挂钩、技术工资和绩效挂钩、做到凡进必考等有效手段,不断优化巩固形成长效机制体系。持续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树立适度超前思维,对未来在数据采集、信息传递环节中解放出来的70余名员工,整合相近职能岗位,做好提前思考。树牢木匠思维、摒弃医生思维,绩效牵引、对点帮扶,做到人尽其才。坚持把设备维修、班组骨干作为青年人才基层历练的重要平台,盘活人力资源,畅通退出渠道,建立淘汰转岗机制,不断优化维修队伍、班组骨干队伍,并调整至合适的岗位持续发光发热。

图为青年员工在创新工作室开展课题攻关。

托举战略人才的“宝塔尖”。做优战略人才 “塔尖”,是工厂人才工作中重要一环,选拔优秀技术骨干领衔担纲重大课题,不断提升技术攻关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建立技术、技能工资交互激励机制,打好技术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的组合拳,引导“双高”人才研究“真问题”,拿出“硬成果”,驱动高水平的论文专著、创新项目、专利成果不断涌现,从而推动行业学科带头人、行业高技能带头人以及省政府津贴人才实现“零”的突破。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下一步,常德卷烟厂将聚焦湖南中烟公司“双新一体”发展战略,积极践行新奋斗者文化,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健机制、建平台,不断出人才、出成果,努力作示范、做标杆,奋力书写现代化卷烟工厂建设的优秀答卷 。

(常德卷烟厂 廖慧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