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卫国戍边,一路向北”实践队“祖国正北方·卫国戍边行”专项活动

来源: 鲁网
2024-09-10 14: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学听看悟促交融,心手相牵卫山河

8月15日至8月18日,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卫国戍边,一路向北”实践队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开展“祖国正北方·卫国戍边行”专项活动,以双脚为尺,实地丈量国家辽阔边陲的每一寸土地;以心灵为耳,悉心倾听边疆人民最真挚的心声与期盼。

听人民心声,促民族交融

实践队员前往图布新社区慰问陈巴尔虎旗当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交流座谈,倾听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坚守边疆的原因与感想。西部计划志愿者向实践队员分享到岗的工作情况和特殊经历,诉说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质需求,交流西部计划带来的成长与历练,展现戍边卫国的理想信念。在其乐融融的交流氛围下,实践队员认真倾听志愿者的心声,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生活状况,增强民族团结的共识与信念,感悟戍边卫国的使命与担当。深入基层群众,探访促进交融。实践队员深入呼伦贝尔湖畔和居民区,走访调研陈巴尔虎旗的牧户和居民,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交流总结,收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详细了解特色生活方式、基本收入结构、牲畜饲养情况,探访他们当今生活现状的幸福指数,全方位多层次地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领略边疆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具体方式和发展历程。

看发展之变,话成长历程

实践队员于陈巴尔虎旗博物馆和扎赉诺尔博物馆,观看陈巴尔虎旗和扎赉诺尔的建设历史和发展历程,全方位了解陈巴尔虎旗的边疆资源和历史渊源,多层次了解扎赉诺尔的悠久历史和红色文化。讲解员引导实践队员,依次参观浏览各个展厅的文献资料和物品展示,细致讲述蒙古文化的发展和成长、独特和丰盈,领略蒙古文明的灿烂多彩、体会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践队员纵观内蒙古的民族民俗历史文化脉络,横看内蒙古的城乡巨变和产业发展,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践理论思想,重实践育人

实践队员在内蒙古当地牧民的讲解和引导下,亲身体验当地牧民的生活方式,认识特色民居的建设风格,搭建最原始的蒙古包,深刻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和独具特色的创造力,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后蒙古地区的快速发展是边疆地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满洲里国门区域,实践队员开展“参观国门界碑·铸牢民族共同体”主题活动,拍摄微团课,通过零距离感受界碑的庄严和神圣,认识到运用镜头语言,将卫国戍边的边防战士传承戍边精神、牢记使命担当,为边境安全稳定屏障的构建奉献青春的英勇事迹捕捉并传递给青年群众,希望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边防任务的严峻艰苦、体会到戍边精神的庄严神圣。

悟戍边精神,感卫国情怀

依托地域影响,实践队员通过深入了解“蒙古马精神”,勉励自己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努力为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蒙古之行,实践队员亲身体验草原文化的独特韵味,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影响作用,深刻认识到戍边精神激励与传承的意义价值,强化实践队员深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激发实践队员践悟和弘扬戍边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次专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和认识边疆地区的民族地域特色,挖掘边疆地区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多元价值,践悟戍边精神的实质内涵和价值意义。在今后,实践队员将传承并弘扬戍边精神,立志用青春力量奉献国家,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继续书写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