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杨柳,共画年年

2024-09-06 18: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2024年7月28日至8月1日,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赴千年古镇杨柳青开展“青木杨柳,共画年年”非遗文化宣传调研。实践队员不仅深入学习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制作工艺、绘画特点等知识,还与绵竹年画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次活动旨在宣传年画风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自制年画感魅力,非遗历史强自信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亲自体验了传统年画的制作,并与年画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队员们前往玉成号年画坊,向第七代非遗传承人蒋锦坤老师学习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传承、发展阶段、绘画内容等知识,现场观摩年画制作的五道工艺:“勾、刻、印、绘、裱”,即出稿、刻板、印刷、彩绘和装裱。随后,队员们结合蒋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构思对传统题材“莲年有余”进行创作体验和创新,绘制出自己的作品。完成制作后,队员们针对前期研究时产生的疑问,邀请蒋老师答疑解惑,并与蒋老师就年画应如何融入现代人生活中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向传承人老师学习交流后,队员们带着思考走进杨柳青年画馆,对年画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进行学习研究。馆内展出的年画作品涵盖了民俗、娃娃、民间故事、神像、仕女五大体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杨柳青年画馆学习后,队员们来到杨柳青古镇的民俗文化馆考察年画兴起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古镇大院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和赶大营等特色文化进行研究,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年画产生的经济基础与社会风俗环境。队员们通过考察古镇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间接了解年画的发展轨迹,并从中探索年画兴衰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次深入体验传统年画的实践中,队员们沿着非遗历史的脉络探寻,最终触及了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通过亲手制作年画,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建立在对传承的坚守,更在于不断地融合与创新。

问卷调研觅新路,文化宣讲促弘扬

队员们基于查找的资料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的体悟与感受,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杨柳青古镇、西青区居民区、天津之眼等地进行发放,向年画从业者、本地市民、各地游客进行杨柳青年画的认知程度、传承发展等问题的调研。

在发放问卷过程中,队员们向市民和游客们宣传讲解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渊源、画作内涵与技法特点,并邀请他们前往杨柳青古镇亲身体验。队员们还向来自尼日利亚的天津大学留学生进行宣传交流,向外国友人解释特定的历史文化概念,使其对杨柳青年画与相关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调研发现,年画传承面临着三大难题:后继无人、宣传不足和创新不足 。其中,传承人与从业者们普遍表示年画传承青黄不接,愿意潜心学习的年轻人偏少,但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可年画的艺术价值。他们认为由于现代艺术的冲击以及年画的革新缓慢等因素,导致年画正在淡出人们视野。

宣讲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在对市民、游客的宣讲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到大众对非遗传承与年画文化的看法,从而对年画的保护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将为年画的传承保护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两地年画存差异,南北文化共传承

此次对杨柳青年画的实地调研,与团队先前对绵竹年画的学习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地年画不仅仅是在内容技法上有所不同,发展方式与当下的现状也存在差异。

通过对比两次实地调研,杨柳青年画和绵竹年画作为中国传统年画的两大重要流派,都逐渐进行着同一种转变:从过年时销售张贴的年画到如今传承文化底蕴的媒介,年画的呈现不再以单一纸张作为载体,而是以传承文化为核心,结合时代所需自我创新来阐释文化内涵。杨柳青年画与希尔顿、OPPO等公司进行合作,将年画元素融入公司产品。当地画社联合全国优质企业和行业大师建立 “杨柳青年画创意产业联盟”,整合行业资源。在今年1月,第二十七届杨柳青灯展成功举办,盛况空前。绵竹年画采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进行创新,打造“画境绵竹·年画里”乡村旅游综合体,并构建起全国年画行业首部地方性法规——《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通过法律的安全网保护年画发展。

两次学习调研,队员们对中国传统年画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同地区的年画虽有差异,但它们都在共同传承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和发展这些艺术形式,是大家在调研后共同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两者的对比和学习,可以帮助两种年画找到更多合作与发展的可能。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亲自体验年画制作、参观年画馆和民俗馆,采用比较杨柳青年画和绵竹年画异同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对非遗年画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同时,队员们应用所学开展宣讲,让大众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魅力,并借助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大家的看法与建议,为未来的年画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作者:王志元)

通讯员:王志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