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雄安新区的街道上,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能看到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没有电线杆和密密麻麻的电线。这得益于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念,综合管廊的建设,就是雄安新区建设中一项具有样板意义的工程。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中国二十冶作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综合管廊领域专业优势,敢为人先、志存高远,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在殊为不易的建设“奇迹”中,书写出动人篇章,留下坚实足迹。
中国二十冶作为中国地下综合管廊的“领跑者”,建设了国内首个区域性综合管廊系统项目——横琴综合管廊,助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首创了地下管廊的施工技术与标准,推动国家关于建设地下管廊战略出台,形成的“横琴经验”“横琴模式”被全国学习和推广,并在深圳、武汉等地陆续建成多个地下管廊工程,改变了困扰民众的拉链路、空中“蜘蛛网”等市政民生难题。
凭借在综合管廊、市政道路领域独占鳌头的技术、管理、人才等综合实力优势,中国二十冶于2019年一举夺魁雄安新区基础设施第一标——雄安新区棚户区改造容东片区安居工程(A、F 社区)配套市政道路、综合管网、排水管网系统工程施工RDSG-2标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积极投身雄安新区的建设。
后续,中国二十冶又陆续中标容西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一期三标段,雄安站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给排水管网系统(二期)三批次工程等多个综合管廊项目,以专业优势多方位构筑雄安新区城市“大动脉”,让新兴产业、新理念、新技术激发雄安新区持久活力。
从综合管廊行业施工标准空白到国标工法起草制定者,从全国首个综合管廊类鲁班奖获得者到建设全国断面最大、舱体最多、管线最多综合管廊,再到建设雄安新区“上下双层”“内部可以跑汽车”的地下综合管廊,中国二十冶不断刷新着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的新高度。
在雄安项目施工过程中,中国二十冶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积极响应“数字雄安”建设,推动工程建设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助力提升雄安新区建筑业数字化水平。
建立了包含建设统筹、招采管理、成本合约、设计管理、工程管理、安全质量、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体系,搭建汇集各方参加的综合性数字管理平台,完整记录工程建设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建筑,为工程实体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支撑“数字雄安”发展。并自主研究出了一套参数化市政建模,成功打通了项目BIM平台、智慧工地平台与雄安建管平台的数据互通,获得了项目业主、监理等各方的称赞。同时,凭借智慧化赋能,容东项目获得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工程建设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二星(国家级),容西项目获得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奖及河北省建设工程安济杯奖。
数字化建造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中国二十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加速器”,中国二十冶将继续利用科技、管理、人才优势,在建设“智慧新城”过程中不断实验、探索、实践,将人们对中国未来城市的想象转化为现实。
建筑不只在大地之上,生长为绵延的丛林与群山;也在大地之下,收起锋芒,深藏风骨。未来,中国二十冶将继续在地下综合管廊领域实验、探索、实践,不断刷新国内综合管廊建设新高度。(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