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国非遗文化,让社区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古典簪花之美,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近日,江苏大学材料学院联合梦溪书院,组织中外大学生前往京口经开区(谏壁街道)月湖社区,开展“花影疏疏,簪艺悠悠”主题美育实践活动,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讲述蟳埔女的故事引入,带领中外学子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后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演示,向留学生和社区儿童介绍了簪花的起源、发展、寓意及基本制作技巧。通过介绍,中外学子们知道了簪花寓意着吉祥、美好与高雅,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图为志愿者介绍非遗簪花知识
动手实践环节,团队成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花材和工具,向中外学子展示了簪花的基本制作技巧,包括如何挑选花朵、如何搭配色彩、如何固定花枝等。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中外学子纷纷动手尝试,他们拿起发箍,精心挑选各种颜色的花朵,用心地搭配样式,细心地将一朵朵小花粘贴在发箍上,有的将大小花朵分类整齐排列,有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随意搭配。中外学子们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朵朵美丽的簪花在他们的巧手中绽放。他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有的簪花色彩斑斓,如同盛开的花朵;有的簪花简约大方,透露出一种别样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中外学子们不仅学会了簪花的制作技巧,还近距离体验了古典簪花之美,感受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志愿者指导中外学子共同制作簪花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中外学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笑容。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更加感叹非遗簪花的魅力。任慈小朋友感叹道:“簪花真的是又有趣又漂亮,做好的簪花戴在头上特别好看!”许多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图为中外大学生与簪花作品合影
此次“花影疏疏,簪艺悠悠”美育实践活动开展,不仅展现了非遗簪花的魅力,更让中外学子通过亲手制作簪花,增强了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热爱。
(图片由丁鹏、朱怡陈、夏家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