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独竹漂:现代一苇渡江

赤水独竹漂:现代一苇渡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30 19: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州赤水支流大同河上,20岁的熊彬站在漂浮河面的一根粗竹竿上,吹奏着苗族的芦笙。

在贵州北部的大同古镇,这样的场景已屡见不鲜,熊彬和年轻的村民们在周末或节假日为游客表演。

独竹漂起源于贵州北部,要求练习者站立或坐在通常长 7.5 至 8 米的竹竿上,同时使用长达 4.5 米的较细竹条保持平衡。

除了保持平衡,熊彬通常还站在竹子上吹奏芦笙。

熊彬介绍道:“为增加这项传统技艺的吸引力,我们将吹奏芦笙和独竹漂表演结合在一起,以漂促游。”

2011 年,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这项非同寻常的民间技艺被列为比赛项目,并于 2021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熊彬说,在赤水河地区,竹子覆盖了群山,人们习惯踩着竹竿过河。

他说:“以前,我们乡镇的交通主要依靠河道,因为道路不是很方便。”

独竹漂起源于水上交通运输,将竹子通过河流运往周边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人们用小竹条将竹子绑在一起,做成竹筏,然后顺流而下。熊彬说,但麻烦在于竹筏很容易散排。

熊彬表示,正因如此,人们需要频繁地来回跳跃,用划杆拉回散失的竹子。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他们就能熟练地在竹子上沿河漂流了。

竹子必须是楠竹,这种竹子浮力更大,使用寿命更长。熊彬说,楠竹更粗,生长得更直,因此产生的阻力更小,可以更快地行进,而且在河里可以解开捆绑进行运输。

“我第一次看到独竹漂时就觉得非常有趣。”熊彬说,2018 年他便开始练习独竹漂。

独竹漂的练习依赖于平衡,因为每根竹子的弯曲程度不同,因此找到平衡点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大了独竹漂的推广力度,独竹漂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

熊彬说:“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培训班,让有兴趣的年轻人来学习独竹漂。”

熊彬是彭刚带领的独竹漂团队中的一员,彭刚有近四十年的独竹漂经验。

彭刚今年54岁,从小在赤水河畔长大,他对赤水河拥有很深的感情,同时对独竹漂有着浓厚的兴趣。

“独竹漂是我从小就经常看到的景象,因为村民们都是踩着竹子过河的。”彭刚说,他开始模仿长辈们在漂浮的竹子上跳跃玩耍。

2009 年,彭刚加入了大同镇成立的独竹漂队,从 5 月到 9 月,他每天都要在河里练习四五个小时。

他说,正划、倒划、转身、撑杆、换杆……每一个在岸上简简单单的动作到了水面上,都对人的体力、耐力和平衡感要求非常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刚技艺变得炉火纯青,逐渐成为独竹漂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他说:“培养兴趣非常重要。之后便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021 年,受年龄和身体伤病影响,彭刚不得不退居“幕后”,从水上回到陆地,他又忙碌在培养年轻一代独竹漂接班人的重任上。

他说:“虽然我不能再划了,但我会带领好这个团队,把独竹漂传承给年轻人。”

多年来,彭刚已经教会了他的团队一套完整的独竹漂表演,其中包含了 20 个平衡动作。

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项目,独竹漂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中为游客表演,并多次在全国各地演出。

彭刚认为,对于独竹漂,需要保持一种“玩”的心态 -- 这样的心态对培养年轻人有重要作用。

“只有那些真正热爱它并愿意尝试的人才能坚持下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他说。

现在,他担心的不是独竹漂的技能水平,而是如何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我真的习惯了在河里玩竹取乐,应该鼓励正在接受训练的年轻人这样做。”

在彭刚的团队里,训练没有固定的时间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进行独竹漂训练,他的团队包括十几个当地的年轻人,其中有两名是女性。

26 岁的队员罗庆从小学就开始练习。他说:“看别人漂行水上真的很刺激、很有趣,所以我慢慢学会了独竹漂。”

因为他不会游泳,所以学习过程并不容易。“我甚至无法站在竹子上,更不用说平衡了。一开始我经常掉进水里,”罗庆补充道。

家人的支持鼓励着罗庆坚持下去。“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他们鼓励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他是免费学习的。“彭老师非常负责,他教我们如何站在竹子上,如何让竹子动起来,以及如何平衡我们对这项运动的态度,”他说。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独竹漂高手,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所以你必须非常有耐心。”

经过了十多年的练习,罗庆目前在大同古镇为游客表演,大同因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项目而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大同古镇历来是贵州和四川之间重要的内河贸易港口。由于竹子资源丰富,这里的竹编也很有名,成为了贵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为游客表演的收入并不高,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热爱,我们希望向更多人展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庆说。

经过多年的独竹漂学习,罗庆决定鼓励女儿长大后也学习独竹漂。

“就像我的父母一样,我也想让我的女儿学习独竹漂。毕竟,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他说。(记者 邱铨林 编译 汪慧 杨旭彤)

原文见8月30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17版,海外版9版。

英文链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408/30/AP66d11046a310256cbefbe072.html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