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无私;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美德叫督导。在阳新县局对基层所(部)的管理中,督导逐步成为一种职业美德,它折射出敬业的坚守、奉献的热忱、担当的勇气,如夜空中璀璨星辰,照亮基层工作者考核的道路。
督导是打通基层壁垒的“动力源”
以前,阳新县局与基层所(部)之间存在壁垒,“最后一公里” 往往是考核工作的难点和痛点。而督导恰如强劲的动力源,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七月份,为增强全员安全意识,确保职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县局对基层所(部)实行全员安全考核。这是一项创新工作,没有可借鉴的方案,阳新作为试点单位,承担巨大压力。经反复学习和研讨,才制定全员考核细则。下发到基层所(部)后,要求所(部)书记将各自岗位职责和责任区域增补进去,综合办多次电话催促,但收效甚微,没有任何进展。
我责问部门负责人为何口口相传,打那么多电话不如去基层督导一次。随后,我迅速带着部门人员来到所(部),对书记和兼职安全员进行询问,他们反映岗位风险难以界定,区域安全风险种类了解不全面。原来,部门只是出题目,没有认真细致开展指导。我对部门人员说:“今天不走了,马上面对面指导”。直到凌晨2点多钟,方案完成才回家。
督导是落实重点任务的“催化剂”
四月份,市局在阳新县局检查120家卷烟零售户时,竟然有38家未张贴白色警示标识,该项考核分值10分,阳新县局得零分。在月度分析会上,基层书记分析的原因是:客户经理直接放在零售户店中,没有张贴且弄丢了,主要是标识数量不够。县局马上派人定做六千份标识,平均每户大约3份。但在五月份市局考核中,警示标识依然有14家零售户未张贴,仅得3分。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充分说明有些客户经理的责任心不强,其实召开了多次会议,强调警示标识的重要性。但责任部门总是以会以贯彻会议,认为会以传达就是做了,殊不知缺乏全程跟踪和监督。通过采取基层书记事前市场检查,部门负责人事中复查,分管领导事后核查的方式,警示标识张贴基本到位。七月份考核,阳新县局得8.6分,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督导是提升工作质效的“压舱石”
为更好回馈社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在原有两个专项考核中,市局增加社会履责专项考核。由于阳新经营电子烟人员非常少,大家放弃电子烟和向未成年售烟的查处力度,导致3至5月份考核都是末位。如果不解决这个弱项,那就会影响县局每个月的排名排位。针对社会履责不力,党组一致认为不是阳新没有消费电子烟的群体,只是我们未深入了解市场。
六月中旬,电子烟和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还是停滞不前,专卖执法人员感到很迷茫。县局派专人督导此项工作,将任务下发到各基层所(部),书记当场承诺表态全力完成任务。督导人员和执法人员深入学校周边文具店、网吧、茶吧、化妆品店、KTV等场所,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地蹲守、商讨,成功查获1起电子烟和1起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当月专项考核名列前茅。
如今,督导已融入基层所部的各项考核工作中,彰显出职业美德的最强力量,成为推进重点工作的关键抓手,为按时、按质完成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阳新县局在考核管理工作中,能让督导之光绽放更加持久、更加深入的光芒。(赵亚雄)
编辑:rwz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