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烟叶采收烘烤的季节,许昌市各大烟区烟叶相继成熟,从田间地头到烤房,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赶“烤”,喜迎丰收的身影。
笔者来到许昌市禹州市小吕镇中营村的烟田里,放眼望去,一块块烟田郁郁葱葱,一株株烟杆壮硕向上,一片片烟叶青翠肥大,在微风中摇曳,长势十分喜人。
种植大户张松灿正和十几名帮工一起穿梭在烟田间,动作娴熟地采摘着成熟的烟叶将成熟的烟叶摘下,再一片片捆扎好后,整齐地放到搬运车上,运到烤房烘烤,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劳动场景。
“今年我总共栽了300多亩,由于雨水偏好,相对来说,品质都在中上等,现在已经开始采收第二次了,烘烤出来的烟叶还是比较满意的。就目前来看,从7月下旬开始采摘陆续需要2个月左右。”小吕镇种烟大户张松灿热情地向笔者介绍道。
笔者随着张松灿一起来到了小吕镇中营村的烤烟棚内,烟农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分拣、编竿、上架、烘烤,大家分工明确,忙而有序。在烤房周围,村民们按照烤烟烘烤技术要求,逐一分拣、分别上杆、依次进入烤房,一杆杆肥厚的烟叶左排右放,不一会就整整齐齐,装满了整个烤房,紧凑而有序。
“来这里打工,一天有100元收入,不用外出务工,还能就近照顾家庭,在家也能挣钱。”中营村村民杨明超洋溢着笑容说道。
绿叶子变身金叶子,金叶子鼓起钱袋子,钱袋子迎来好日子。烟叶种植不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烟农走向了增收致富路,还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问题。
据了解,为了方便烟农们进行烟叶烘烤,今年多方协调建设了180座电能烤房,而且在位置选点上充分听取了烟农的意见,采取就近、集中的要求进行选点建设,极大便利了烟农使用。电能烤房采用智能化监测体系,让烟农在家就能通过智能设备监控到烤房运作情况,不仅更好的控制烘烤节点,更极大地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
近年来,禹州市烟草分公司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不断夯实烟叶生产基础,高标准推进优质烟叶种植基地建设,全力打造烟叶种植示范区,在烟叶种植、管理、采摘的各个环节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使烟叶生产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成为强农富民的重要产业。
下一步,禹州市烟草分公司将更加努力做好特色品牌“上六片”,大力发展优质烟区,完善电能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以大户带小户、以点带面的方式打造示范烟区,指导烟农做好各项防旱涝应急措施,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安稳的吃上“产业饭”,把群众的增收致富梦变为现实,让烟叶产业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黄金叶”。(赵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