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从中运博看大运河遗产保护阐释与传承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专注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内重要机构,可以说正走在创新活化利用以及广泛传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实践之路上。

郑晶:从中运博看大运河遗产保护阐释与传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6 16: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者:郑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中国大运河通过申遗真正在物理形态上成为一种文化标识,在后申遗时代,我们应当如何保护大运河遗产?运河文化应当怎样更好地研究、传承、利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专注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内重要机构,可以说正走在创新活化利用以及广泛传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实践之路上。

一、大运河与中运博

中国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纵横交错,连接着南北方的水系,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物资流通与经济发展。它不仅是古代中国经济的核心枢纽,更是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纽带。大运河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文化,以及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运河水系的流淌中形成了相互关联的文化遗存范围,沿岸城市因运河而兴起,推动了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如今,古老的大运河已被巧妙地融入现代城市规划中,继续发挥着航运、灌溉、分洪等多重作用。同时,运河文化旅游业也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定位为国内首个全面展示大运河的专题博物馆,从时间跨度、空间跨度上实现大运河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整体概念表达,是对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全面性阐释,包括历史、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艺术等不同角度,发挥着传承运河文明、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承担运河文化带动沿岸地区相互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保存运河历史记忆、传承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和展示运河文化、时代特征的精品工程。

 

二、挖掘大运河遗产价值

在后申遗时代与大运河文化带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大运河遗产的多重价值,是做对、做好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前提和求真务实的基础。

从遗产中掌握发展内核与关键价值,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运河遗产价值、特色与脉络,从各方面挖掘大运河遗产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定位,构建大运河价值体系,明确其在当代的独特价值与作用机理,让大众充分认识到“大运河遗产”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与之相关的丰富内涵。

中运博今年举办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打卡。这次展览是向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致敬,展览汇聚了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呈现具有代表性的36项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发现,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大运河重要的考古成果与遗产保护展示所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这些工作延伸了历史轴线,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博物馆来说,我们依托大运河考古成果,深入挖掘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自然会奏响当代的运河之歌。

三、落实大运河遗产保护

大运河遗产涵盖了众多元素,包括运河沿线的船闸、桥梁、堤坝等基础设施;运河沿线遗存的遗址、墓葬、沉船;运河流域的城镇乡村及衙署、粮仓等历史人文景观;运河两岸的传统技艺、社会风俗等。

中运博通过一系列的征集、筹措,收藏了逾万件与运河息息相关的藏品,为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管,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了文物库房、实验室与修复室,并开展了多项预防性保护、修复工作。将南宋砖瓦窑、唐代船型墓室、汴河州桥遗址河道剖面搬进了展厅,采用专业的保护和展示方式,将遗址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重现于观众面前,融合了保护、利用与展示,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延长了这些大运河遗产的寿命。

大运河沿线现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项,让所有的代表性非遗进展厅必然要有所侧重、循序渐进。中运博为此征集剪纸大师张秀芳、刻纸大师杨兆群、版画大师黄永玉、铜雕大师朱柄仁的作品,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的年画也不在少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化表达得以保护延续。

四、从多方面阐释大运河遗产

为了让厚重的大运河遗产成为与民众紧密相连、广受欢迎的文化载体,让其中深藏的价值得以被深刻认知与广泛理解,中运博围绕“全面阐释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的目标定位,从历史、人文、非遗、自然、艺术等角度进行深入而全面的阐释,遗产的阐释成为保护的核心推动力。

中运博以大型文物为主体、小型文物组团陈列的方式,借助高旷悠远的空间构造凸显核心文物,设计了常设展览包括“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三个展厅,此外还设计了“运河湿地寻趣”“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隋炀帝与大运河”等6个专题展览。

6号厅将湿地池塘搬入展厅,融入运河生态元素,在博物馆内开设了一间“动物园”“生态体验馆”,直观地呈现运河生态面貌。3号馆提供活态展示、文创赋能的文旅融合新体验,复原体验展区融运河文化、非遗体验、生活美学于一体,运河舟楫船模等特色产品和结合临展开发的元大都等系列产品为活态的大运河文化找到了新的阐释载体。

五、用新技术阐释大运河遗产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巧妙运用,让遗产的阐释呈现出沉浸式的深度与活力。新颖的展现形式不仅增强了遗产的吸引力,还有效激发了公众对于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自觉认识。

中运博是全国新建博物馆中运用新技术最多、提供沉浸式展览最全的博物馆。1号馆南朝石刻复制品采用了3D打印技术;“5G大运河”采用的5G+VR直播,带领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穿越运河;2号馆以实体体验结合数字多媒体虚拟体验的形式,讲述大运河舟楫的相关知识;3号馆采用的LED天幕展示,展示运河沿岸的日升月落、霁月光风;8号馆采用的全息交互技术和裸眼3D技术,这些地方已成为“吃”掉游客手机电量最多的展厅之一。

随着AI、大数据、VR/AR等数智技术蓬勃发展,大运河遗产的传播方式得以创新,跨文化沟通的效率、效果与效能得以提升。通过数智化平台与内容,展现出大运河遗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化建构与传播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体系。

六、创新形式推动遗产教育传承

大运河遗产的教育传承责任在于我们当代人,通过提供多种样式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兴趣爱好中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运河遗产的保护中来,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传承的目标。

在中运博的负一楼,“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将大运河文化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密室逃脱”形式,获颁“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研学空间”塑造了场景复合、激发探索的场域化研学新形态,相比过去被动的博物馆权威式教育,更加考虑到低龄儿童群体的自主选择权。

“双城记”“水情教育”“非遗展演”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教育项目以其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的特点,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馆·校”“馆·社区”等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和广度,有效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和国民教育的职能。

七、文旅融合助力运河遗产保护

大运河遗产作为古人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源于生活,融入生活,通过文旅融合渗透到日常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提升了大众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集体意识。

中运博开放3年来,接待观众数量超900万,其中2023年达420万,得益于中运博巨大的游客流量,这些遗产能够近距离展现在更多观众面前,为大运河文化带来了更广泛的影响。所在原点城市--扬州市的相关部门统计,因中运博的开放,旅客城市停留时间延长了4小时。这背后是文旅融合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据此带来的效益当然会反哺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前,大运河沿线博物馆、文化馆、文化长廊、文化街区不断涌现。如何选择适宜的大运河文化展示方式,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遗产造成破坏,成为了一个新的探讨焦点。我们应当关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深入剖析各种展示模式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并深入探讨遗产保护模式的内在逻辑、社会文化影响及其经济效应,以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加深度的融合。

八、结语

大运河遗产作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参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放运营以来的成功经验,我们应从遗产中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通过专业机构落实遗产本体保护与价值阐释工作,充分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应秉持群众路线,借助新技术、新形式的展示手段和参与方式,让大运河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激发更多人参与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为历史文脉的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