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总书记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祁连山下,一座雄伟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上,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在此交汇,这里是万里长城嘉峪关。

在这里,总书记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4 21: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祁连山下,一座雄伟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上,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在此交汇,这里是万里长城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关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

为了一睹这座古老的文化瑰宝,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前往嘉峪关。

丝绸之路与长城的交汇

登上嘉峪关的城墙,放眼望去,大地辽阔,一望无际,城关与巍峨壮丽的山峦相互映衬,展现出一派雄伟的景象。

张晓燕是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也曾是嘉峪关的讲解员。她告诉小彭,600多年前,古人举目远眺,看到的城外景象同今日一样,长城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关见证了无数的人们从这里告别故土,前往西域。当时,出入关的所有人员还要验明身份,签发通关的证件才可以开关放行,人们使用的证件就叫“关照”。我们如今说的“关照”一词,就与这种古代通关凭证有关。

五年前,张晓燕在这里接待了习总书记。她说,总书记听到这样的讲解时,拱起双手,做了一个“关照关照”的手势,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总书记问到这里的城墙是黄土夯筑的,我就为他解释因为这个长城修筑它是有一个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张晓燕向小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记得总书记提到,到这里来是为了“一带一路”倡议寻找灵感,来看一看新时代的长城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长城脚下的“守关人”

面对小彭提出的问题,张晓燕对答如流。2002年,张晓燕成为嘉峪关景区讲解员,多年来把长城文化故事讲给四海宾朋,是大家口中“百问不倒的讲解员”。

张晓燕坦言,准备1000个答案,就会有1001个问题,讲解过程中即使不能完全回答游客的疑惑,也要给他们一种精神和力量。

工作20多年来,她说自己从没想过离开嘉峪关,作为长城脚下的一个“守关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快乐。回忆起第一次来到嘉峪关的场景,张晓燕说当时还是学生,由于经济原因,最终没有买票进入关城参观,因此留下了一个遗憾。

2002年,嘉峪关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招聘讲解员,张晓燕得知消息后马上报名,最终在200多名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开启了她与嘉峪关长城的不解之缘。她说,为总书记讲解,实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第一位考察长城的外国人

为了有序的资源交换与和平相处,在离关城不远处,嘉峪关内外的人们建立了供民众进行交易的茶马互市之地——骟马城。

小马是张晓燕的同事,自称“霞客”,取自中国明代探险家徐霞客。他们是这里的“活地图”,日常工作是进行文物巡查。他和张晓燕带着小彭来到位于玉门市的骟马城遗址,路上遇上了沙尘暴。

过去,戍边的官兵也曾经在这里遇上同样的天气。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探访长城,1907年至1908年间拍摄下长城的黑白照片,1909年发表《中国长城》一书,书里提到骟马城有五家客栈。不过,现在已经不见客栈的踪影。

《中国长城》一书中共有116幅图片,记录了长城沿线的历史和周边的人文生态、大量的民俗传说和诗歌童谣。

盖洛是世界上第一位考察长城的外国人,也是唯一一位从中国走的时候,只带走了照片,而没有带走任何文物的人。

16世纪,西方人对长城的认知来自口口相传。直到大航海时代的后期,才不断有西方的探险家、使节从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用警惕与惊愕的眼光审视着这条“东方巨龙”。长城打开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以及中国的好奇。

远远地看到一座关城屹立在宽广的大地之上时,想到怀揣梦想的游子曾从这里出发,踌躇满志的商旅从这儿踏上征途,东西方的人们曾在这里仰望星空,我们的内心难免激动。

茫茫戈壁之上,人类用智慧和汗水建起了这座关城,也建立起了城市。长城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长城内外交融,万里长城穿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回望历史,那些文明互鉴、和谐共生的智慧仍旧闪闪发光,照耀后人前行的路。千年前的传奇,仍在续写。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