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韵绘华章,启迪今朝扬新风:南审学子宣讲绘画大系工程宣讲

传承古韵绘华章,启迪今朝扬新风:南审学子宣讲绘画大系工程宣讲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3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专项宣讲活动,南京审计大学“沁心画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团成功入选该专项活动。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南京审计大学“沁心画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团深入多所大中小学及居民社区,组织开展面对面宣讲等形式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宣讲系列活动,持续帮助更多人了解历代绘画优秀作品,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例如,宣讲团联袂赣榆区青口镇团委、连云港市赣榆区海英草志愿者中心,依托社区省级“爱心暑托班”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专项宣讲。

在后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团进行“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园林”专项宣讲,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园林艺术,揭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从园林的概念、特征到园林绘画的丰富表现,详细阐述了园林作为诗意栖居的实现,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如《独乐园图》等经典作品,展现了园林绘画如何成为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和园林的宝贵资料。同时,强调了园林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升人们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的巧妙应用。宣讲不仅增进了听众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也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图为宣讲团在后陈社区开展宣讲 许智程供图)

在狮子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团开展了“中国古代花鸟鉴赏”专项宣讲,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萌发、独立、繁荣至写意表达的丰富历程。从史前新石器时代的动植物纹饰,到唐代花鸟画的独立与宫廷壁画的华美,再到五代、两宋时期画家对自然观察的精工富丽,直至宋元明清的写意与感物抒情,宣讲团不仅赏析了各阶段的代表名家作品,更揭示了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与审美思潮。通过《盛世修典》纪录片的精选片段,宣讲团让在场听众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自豪。

在新沂市第一中学,宣讲团开展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人文寄寓与文化价值”专项宣讲,宣讲团成员从画作形制、题材、用色、技法、构图等方面细致解读了山水画的基本要素,并透过历史长河中众多著名画家的例作,揭示了山水画在人文寄寓上的多重维度,包括家国情怀、和谐理念、高洁品格、创造精神和哲理内涵。他强调,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自然美的再现,更是中华民族宇宙观、哲学观的深刻体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艺术映照。陈教授的演讲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认识,也启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思考。

(图为宣讲团在新沂市第一中学开展宣讲 蔡莹供图)

在宜川县中学,宣讲团开展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绘画表达”专项宣讲,细致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通过历代绘画作品的丰富展现,揭示了这些特性如何在艺术中得以传承与体现。宣讲团成员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通过本次宣讲,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艺术之精髓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与认识,以期为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图为宣讲团在宜川县中学开展宣讲 崔莹供图)

“沁心画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团打破传统宣讲的照本宣科、零碎散漫、为了完成任务而宣讲的模式,秉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瞬时永恒相融汇”的方针和“跨地域、广形式、讲体系”的理念,打造“宣讲+”立体化新模式,以传统宣讲为原点,向外辐射包括设计文创产品、录制美育课程、创办公益画展、打造宣讲阵地等在内的多种附加形式。通过“宣讲+”立体化新模式的实施,宣讲团预期能够验证这种创新实践模式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为未来的文化宣讲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更多元化的文化传承路径。

目前宣讲团已搭建起微信公众号(沁心画韵 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团)、bilibili(沁心画韵宣讲团)、小红书(沁心画韵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微博(沁心画韵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四位一体的新媒体矩阵,设计并使用统一的团队形象和视觉元素,确保受众能够轻松识别。在四个平台同步更新宣讲团动态及美育课程,如专题美育课程“汇古融今,画传千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概述 、“续古创新,和融一统”——中华文化突出特征的绘画表达、“古韵悠长,画史斑斓”——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历史景象等。期望通过线上互动与关注,成功地将中国历代绘画的知识和美感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提高公众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影响力。

(图为“宣讲+”立体化新模式示意图 徐文烁供图)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时代潮流。中华历史长河中,历代绘画犹如民族文化宝库内熠熠生辉的瑰宝,每一幅作品均深蕴厚重的历史叙事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需求,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大系这项国家级重大文化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有力保进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与学术建设,生动展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提升了中国文化形象。进一步宣传推广好这项工程,有利于更好地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繁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表示,“很欣喜能看到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通过参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乐韵悠扬,文化薪火持续燃旺。展望未来,宣讲团将矢志不渝,持续精进,继续秉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瞬时永恒相融汇”的方针,结合“多地点、广形式”“重连贯、讲体系”“ ⼀原点,多辐射”三大思路,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细致审视并弥补现有不足,以期活动品质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扩大中国历代绘画艺术的受众面与影响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内容,让文化传承的火焰更加炽热,扎实践行文化自信的理念,助力中国绘画在传承与创新的双向轨道上稳步前行,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通讯员:徐文烁 陆唯一 蔡莹 方熙茗 罗晞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