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多方力量与资源,助力薄弱地区创客教育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3 10:32
2024-08-23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7月22日至26日,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提供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支持的中国教育基金发展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2024年师生协同实践活动在此期间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多个薄弱地区的师生齐聚一堂,打造一个别具一格的“珍珠小镇”。

活动伊始,主讲教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谭姣连教授带领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们迅速“破冰”,组建小组与设计团队logo和口号,激发了大家的活动热情。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当天下午活动组织者带领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珍珠养殖厂中,老师和学生们亲眼见证了珍珠从蚌壳中取出的全过程,了解了珍珠养殖的知识,并亲手触摸了刚开出来的珍珠。不少孩子纷纷表示道:“这太有趣了!好神奇啊!珍珠居然有五角星形状的呢!”在珍珠加工厂中,老师和学生们沉浸式的观察了珍珠的打孔和分选,并积极向厂区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做了相应的调研记录,激发了他们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也为师生们后续的创意作品的构思与设计奠定了坚实的调研基础。

师生观察开蚌壳取珍珠的过程。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供图

在随后的几天里,老师和学生们开始了分组技术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开源硬件和编程技术》、《3D建模与激光切割》、《简单机械工程结构》等课程。通过助教老师们的指导和解答,老师和孩子们收获满满,体验到了创客的乐趣。

助教团队协助 师生 学习 开源硬件与 编程技术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供图

助教团队协助 师生 学习 简单机械工程 结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供图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和学生们回归原来的小组开始了方案设计与作品制作。经过几天的学习和探索后,每个小组的作品初见雏形。在中期汇报上,每个小组展示了各自的作品,认真听取了评委们的建议,并在汇报结束后立即修改和完善作品。

终于,到了最后一天的“招标会”,每个小组进行了作品展示与答辩,向评委老师展示了小组的作品,并回答了评委们的提问。学生们不仅展示了项目的创意,还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介绍了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在珍珠小镇发挥作用的。

小组作品展示与汇报。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供图

活动最后,谭老师带领老师和学生们复盘了这几天在珍珠小镇的活动。老师和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也反思了自己在项目中的不足。最后,学生们进行了积分兑换,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心仪的小奖品。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创客的乐趣和挑战,也让他们收获了成长和快乐,也让老师们学习了多种创客教学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活动大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供图

据悉,此次活动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为助推中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教育全面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科技素养,推动薄弱地区中小学创客实践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精心组织谋划的一次师生协同实践创客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奇探之旅”团队提供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支持。

通讯员: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系教授,谭姣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主管,周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