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违法建(构)筑物没收处置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违法建(构)筑物没收处置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2 15: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违法建(构)筑物没收处置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土地执法查处领域目前仍面临违法建筑物处置"出口"不畅难题。实践中,因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导致违法建筑物没收难、移交难、处置难,有的甚至仍由违法行为人继续占用、使用和收益。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此,需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明确和规范接收与处置程序,在做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具有可利用价值等评估的基础上,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实施拆除,不宜拆除的依法予以没收,对符合条件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类进行处置,确保职权到位、责任到位、执法到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最高检、自然资源部在2023年联合发布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再次选编4件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违法建(构)筑物没收处置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进一步推动行政检察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衔接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这4件典型案例分别是:四川省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非法占地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广西某市某区某投资公司非法占地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河北省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某分局申请强制执行张某退还土地、没收违法建筑物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黑龙江省某市某县非法占地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

2022年3月,最高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行政检察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共同推进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协作配合。下一步,两部门将持续推动建立健全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等常态化联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共同推动土地违法问题更好解决,切实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