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铁路:蜿蜒“天路”通向美好未来

川青铁路:蜿蜒“天路”通向美好未来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1 15: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3日,新建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宁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以下简称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线路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攻坚克难,齐心共建“高原天路”。川青铁路是我国穿越地形梯度差最大、构造条件最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最为软弱破碎、震后效应最为显著的铁路。此次运行试验的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地处在有“四川寒极”之称的川西北高原,全长约70公里的线路,海拔将从2503米升至3200米。建设过程中除了面临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外,还要应对空气稀薄、雨雪频繁、昼夜温差大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这群铁路建设者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持之以恒的责任担当以及“从0到1”的创造性突破,融入高原铁路建设全过程,誓将天堑变通途。期待,这条凝聚无数奋斗者坚守与付出的“高原天路”全线贯通,创造高原铁路建设新的传奇!

串珠成链,“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一首《神奇的九寨》唱出令人神往的九寨沟。随着此次运行试验的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正式通车后,成都至黄龙九寨风景区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成都东站出发,“公铁换乘”最快3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九寨沟景区,“坐着动车游九寨”成为现实。与此同时,被誉为“人间净土”的阿坝州还拥有毕棚沟、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高原天路”风驰电掣的动车重新定义时空距离,持续推动沿线民俗游、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等旅游新业态出新出彩,在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的同时,还将为川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与“绿”同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川青铁路不仅是一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线,还是惠民、利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更是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高原天路”在沿途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间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生态之隧。选线时采用“近而不进”原则,最大限度避绕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走廊带;施工时采用长隧道、连续隧道群方式,无害化通过野生动物栖息地;通车运营时设置封闭式声视屏障,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轮轨噪声和灯光散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项项务实之举,是铁路建设与“绿”同行的生动实践,在川西北大地擘画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持续添彩美丽中国,擦亮生态底色。

筑梦“天路”,成就不凡。从川西平原到青藏高原,蜿蜒伸展的铁轨连接起四川省成都市和青海省西宁市。不远的将来这条川西北的首条高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后,将为我国西南与西北区域互联互通提供坚实的运力支撑。可以预见,川、青大地车流如织、人流不断、经济跃动的美好未来,“流动的中国”将释放更多生机与活力。(果言、潘烁)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