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首站哈尔滨圆满落幕 冰雪激情席卷盛夏

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首站哈尔滨圆满落幕 冰雪激情席卷盛夏

来源:中国日报 2024-08-19 21: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9日电 8月19日,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首站比赛在黑龙江哈尔滨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成功举办。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葫芦岛以及哈尔滨等城市的雪友参与,选手们在夏日的热情中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盛宴。

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滑雪协会主办,哈尔滨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承办,华体赛事(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迪桑特(中国)有限公司给予倾情赞助,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是国内首次采用“达标”这一概念来组织高水平的滑雪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滑雪爱好者(8岁-36岁)挑战达标。

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技术水平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滑雪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树立滑雪运动技术标准化体系的同时,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进步路径。

经过紧凑而充满挑战的达标赛,大部分选手成功达标,晋级至预选的技术级别,并获得了象征雪场荣誉的专属袖标。所有通过技术达标的选手还获得了由中国滑雪协会颁发的“中国滑雪技术达标”证书。

为了提升辨识度,展现选手的独特风采,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特别为不同级别的选手推出了不同颜色的专属袖标。其中,1-4级佩戴代表冷静和稳重的绿色袖标,象征着初学者的勇敢和成长;5-9级每一级都有自己的专属颜色,能够让每一位选手在赛场上有极高的辨识度,这些鲜艳的色彩象征着突破和冰雪的激情,也激励选手们不断向着更高级别攀登。

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的初衷是为了普及和推广滑雪运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传递全民健身的精神,提升滑雪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同时树立滑雪运动的标准化体系。

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哈尔滨站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这一具有全国影响力滑雪新赛事的强势起航,这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赛事运营方华体赛事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华体集团总裁助理、华体赛事公司总经理赵相林说:“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的推出,填补了雪上运动的一项空白,对技术水平不断升级的追求,会促使更多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滑雪运动,对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未来我们会和冬运中心一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赛事,践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号召!”

哈尔滨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作为此次比赛的主场地,曾获得吉尼斯认证的全球超大滑雪设施大奖,为赛事提供了优质的保障。无论选手是滑雪大神还是初学者,都在这片冰雪场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挑战与乐趣。哈尔滨热雪奇迹总经理关亮表示:“我们先进的设施、多样化的雪道、专业的教练团队和高标准的雪道维护,使得这里成为举办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等高水平赛事的理想场地,不仅为选手提供了挑战自我的平台,也确保了他们的安全与优质体验。”

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总裁判长刘仁辉表示:“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不仅是一次竞技较量,更是一场技术认证的盛会。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技术等级标准,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进步路径。选手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滑雪者,都展现了他们的技巧和热情。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将为大众滑雪水平的提升提供系统化的帮助,鼓励更多滑雪爱好者参与并在技术上不断突破。”

哈尔滨站是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的首秀,比赛涵盖了双板和单板滑雪技术的1-7级,参赛选手赛前经过了由官方组委会提供的场地适应训练机会和达标规则的专业讲解。比赛过程中,选手拥有两次滑行机会,专业裁判对于选手动作进行评定,确保每位选手的技术水平得到公正的考核。

2024-2025赛季,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共有四站预赛,一站总决赛。其中,总决赛则将设置1-9级达标赛,所有完成1-9级所有级别技术考核的选手将获得有唯一编号的专属“大满贯奖牌”!奖牌的设计灵感源自雪花的六角形结构,每一个角代表不同的滑雪级别,象征着滑雪者在每一阶段的自我突破与成长。

在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哈尔滨站圆满结束后,2024-2025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第二站即将于11月2日、3日在成都热雪奇迹室内雪场正式开启,报名日期即将启动,欢迎广大雪友热情关注,共同体验冰雪带来的无限魅力。

心动不如行动!快快扫描二维码进入“中国冰雪”小程序,获取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的相关信息和报名入口。让我们在冰雪的世界里,共同迎接更加璀璨的冰雪之花!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