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开展以“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五方主体经营为核心的乡村经营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当前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会昌县建立了“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五方主体经营体系,形成乡村资产盘活利用经营的基本框架、形成全县统筹经营乡村的基本体系。县振兴集团发挥平台组建、资源统筹、牵引带动作用;乡镇子公司发挥服务产业、连接市场、协调推进作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挥利益联结、组织群众作用;龙头企业发挥生产经营、联结农户作用;农户通过资产入股、劳务投入、订单生产等方式参与其中,构建形成主业突出、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乡村经营综合体、产业发展联合体;着力将五方主体经营体系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乡村资产管理平台、乡村产业经营平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平台。
创新模式,实现高效利用。会昌县坚持不亏本、低风险,聚焦产业发展、形成固定资产、收益稳定可持续的原则,做大“资产型”项目、做活“资源型”项目、争取“专许型”项目、做好“服务型”项目。比如,采取统建统管方式推进村级光伏发电站建设,既形成固定资产,又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比如,县振兴集团发挥乡镇子公司作用,把农田水渠、农饮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等“社会资本不愿管,乡村管不好的”公益性资产管起来了。比如,西江镇子公司采用“飞地抱团”模式,整合各村资金在圩镇边建设产业基地,吸纳20余家企业入驻,每年可获租金收入300余万元,带动全镇各村集体年均增收13万元。同时,开展了“会昌独好”公共品牌经营、农业生产“大托管”、小微工程建设、建筑材料及农资供应、农贸市场管理、乡村公路养护等业务。
会昌的五方主体经营模式,成效明显。首先,通过自行组建培育乡村经营主体县振兴集团及其子公司,组成会昌特色的乡村经营商综合体,构成乡村经营体系,有效破解了县域乡村经营主体缺乏这一难题。
其次,解决了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五方主体构建起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有效破解了金融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领域的承贷主体、资产、信用、产业、项目、现金流等问题,打通乡村资产变资金渠道,有效解决了县域乡村振兴资金不足困境,实现了五方主体的良性发展。
再次,解决了县域乡村振兴利益联结的问题。依托五方主体经营体系,构建了相互紧密连接的立体式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一是股份连接;二是品牌连接;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连接;四是化肥淡储连接;五是劳务连接。比如,利用京东集团数字农业和区块链技术优势,建设“会昌独好•京东数字农场”,大力发展富硒脐橙、富硒水稻、富硒蔬菜以及贝贝小南瓜、肉牛等“土特产”,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产地仓,建设了全国第二个、江西省首个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开通国内15条主要城市直发专线,畅通农产品供给;提供农机服务(两中心一网点)、农资集中采购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此外,解决了乡村资产管好用好保值增值的问题。过去由于村一级“人少钱少事多”、干部文化程度偏低,普遍存在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有不少资产没过几年就有“归零”现象。加之有不少资产是由县行业部门投资建设,这些资产权属未及时移交村里,村级管理积极性不高。现在,统一由国有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实现乡村资产盘活利用、保值增值,发挥最大效益。
最后,还解决了地谁来种的问题,保障了粮食安全。乡镇子公司为小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代耕代种代收托管服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极大减轻了粮食生产劳动强度,让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能较好地完成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同时,对原来需村集体兜底种植的耕地,由乡镇子公司来公司化种植,同时也能解决无人耕种偏远土地等问题。(刘源 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