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清华大学研究生骨干研修班衢州支队来到衢州,开启了为期六周的社会实践。在这里,他们深入乡村田野,亲身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走进产业前沿,洞察衢州在发展转型中的新动向;参与理论宣讲,传递党的创新理论,点燃思想的火花。支队深入基层和行业一线,积极完成岗位锻炼和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贡献青年力量。
一、乡村调研,探索共同富裕道路
在浙江省衢州市,一幅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绕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乡村图景。通过深入的现场考察,实践支队了解了各个村庄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和所进行的创新尝试。支队成员依次走访了余东村、碗窑村、盈川村和团石村,深入了解衢州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余东村正致力于探索一条以文化振兴为驱动力,融合艺术创新,打造未来新艺术乡村的发展道路。碗窑村则巧妙地将传统陶艺与农民画相结合,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盈川村通过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市场化运作,提升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成为了强村富民的典范。团石村通过积极发展“水经济”,为村民的就业和收入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在乡村调研过程中,支队积极地参与到乡村的共同富裕实践中,与当地村民和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基于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清华大学骨干研修班衢州支队开展乡村调研
二、产业考察,洞察转型发展之路
衢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聚焦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不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实践支队深入衢州智造新城、衢州“两院”中试实验实训基地、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考察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流程,探寻衢州转型升级的发展轨迹。
衢州智造新城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致力于创新链融合和智慧园区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衢州“两院”中试实验实训基地搭建起科研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桥梁,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践行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的理念,成为衢州工业强市战略的生动体现。伊利乳业的绿色现代工厂则展现了龙游美丽城镇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在调研过程中,支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产业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清华大学骨干研修班衢州支队开展产业调研
三、理论宣讲,传递青年观点
在衢州这片热土上,支队成员将青春宣讲带入校园、社区与村庄,先后前往开化县金星村、龙游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和衢州市多所高中,不仅分享了青年成长经验,更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分享青年观点,传递理论星火。
支队走进开化县,身临其境地体会金星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并开展“青春向党,星火传递”——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主题宣讲。支队成员用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将党的理论送入老百姓心田。支队在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开展了宣讲活动,广泛讨论、深入交流,一致表示要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用奋斗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支队前往衢州一中、衢州二中和开化中学开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宣讲会,向衢州3所高中的700余名同学介绍校园生活、分享成长经验,并就专业情况开展答疑交流,帮助中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展现出清华学子的青年担当。
清华大学骨干研修班衢州支队开展理论宣讲
在衢州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骨干研修班衢州支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未来,支队将继续关注衢州的发展,用所学的知识为这片土地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邱晨旭 余影 李欣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