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黄河文化,助力中医药发展

2024-08-15 14: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关注基层医疗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24年7月14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不再惧‘帕’”学生调研队围绕“沿黄而行,寻古方之秘,悟岐黄之术”主题,前往济南市黄河流域开展调研与服务活动。出发前,学子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关于黄河流域的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并准备了必要的调研工具和设备,为调研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走进黄河流域,感受历史风光。团队首先来到百里黄河风景区的黄河文化展览馆参观。走入展览馆,迎面而来的是排列整齐的九十九个“河”字,象征着黄河在千百年历史变迁中始终如一地长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姜广勇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展览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展品,无不诉说着黄河文明的辉煌与厚重,学子们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与自豪。黄河文化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繁荣发展。

通过姜广勇老师的讲解,学子们详细了解到了黄河治理的历史,对一代代治黄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治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科技创新,黄河治理不断书写着壮丽的篇章。姜老师为我们介绍道“黄河治理自古代便已经开始,黄河流域情况复杂,治理工作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问题,人们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河治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从以前的人工背沙包、挖渠道、筑堤坝到当今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建立智慧黄河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黄河治理科技的进步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黄河的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总而言之,黄河治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黄河的治理和保护持续贡献自身力量。”

探赜索隐,药泽黄河。学子接下来前往长清区双泉镇的神秀谷考察黄河流域农村种植中医药的奥秘,园里还有黄芩、丹参、黄精、铁皮石斛、菊花、白首乌等59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是一个风景独好的“百草园”。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双泉镇劳动力转移、增加人均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一些中药材的种植能够防风固沙,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学子提出中草药种植和加工的相关建议,为双泉镇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助力。

调研基层,助力中医。学子们在双泉镇后园村开展义诊与黄河流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活动。活动过程中学子们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义诊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药知识,结合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和理论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提高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在义诊活动中推广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让群众体验中医药独特疗效,推动中医药在传承中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学子们在义诊与宣讲过程中调研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从基层医疗体系、医疗资源和中医药民众普及度等多方面开展调研,助力黄河流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中医药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学习活动,学子对于黄河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黄河治理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黄河流域中药材资源概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走访调研并作出了详细的调研报告,今后学子们将会更加努力服务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事业,希望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基层医疗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