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之变、效率之变、要素之变 三大变化看秋粮生产

方式之变、效率之变、要素之变 三大变化看秋粮生产

来源:央视新闻 2024-08-14 19: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全国夏粮实现开门红,增产幅度是近九年最大的。而在中国饭碗里占据重要位置的秋粮,更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

秋粮田管的关键期,总台记者在粮食主产区江苏常州采访时发现,这里的田块实现了三大变化,具体是什么变化?一起去看看。

从一方田到一块屏 生产方式大变样

这里是江苏常州溧阳的庆丰村,曾经被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联合授予的“江苏第一方”称号的示范田,如今,这块示范田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田块。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和以往我们下田看地不一样,今天我们看的这“一方田”是一块数字大田,大家来看,这就是庆丰村的数字农田智慧化平台。现在大家看到这个模块,就是我们数字大田的样子。

当一方田的信息被录入到一块屏里,农作物的生长方式是如何改变的呢?在这个数字大屏上,庄稼生长最基本的要素水肥一体化智慧管理,农户只需点击手机,远程控制阀门,就能实现自动化灌溉。

那么这么精准的水位调度,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庆丰村数字农田智能化平台工程师 王吉祥:大家看,我们的田块是四四方方的,是一块高标准农田,集成了许多智能设备,像我们的气象站、土壤检测站、智能灌溉跟田间苗情,这些智能设备就像我们的“千里眼”或者“顺风耳”。

王吉祥所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眼前这块数字大屏在农田里的“触角” 。记者注意到,通过遥感卫星、气象监测、害虫预警等物联网技术,每时每刻都能实现实时智能识别和精准调控,确保作物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状态。

智慧平台迅速整合信息,第一时间形成预警信息和服务提示,发送到种粮农民的手机上。

“新农具”助力夜间劳作 生产效率大提升

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农民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在有了一系列科技感满满的“新农具”后,农业生产可以跨越白昼和夜晚,生产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一起去夜晚的田间看看。

星光点点,万籁俱寂,整个村子已然“入眠”,但入侵农田的害虫们这个时候却活跃起来。在田间地头,一缕灯光格外醒目,诱虫灯开启作业模式,深夜稻田“捉虫”上演。

田间害虫进入的一瞬间,也就触发了诱虫灯内置摄像头与无线网卡,害虫图像和视频同步上传到基地智慧平台中。经过数字比对和精准分析,庆丰村种粮大户,同时也是溧阳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的带头人王林松拿到了“药方”,马上就开启了田间飞防作业。

算完这笔节能效率账,王林松说这背后还有一笔节肥减药账。万亩示范方从平整土地、选种育秧之初,集纳采用了秸秆深翻还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栽培等多项先进技术。而且很多科学种地的小窍门和小心思,都用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汇聚年轻创新力 种地效益大不同

从“一方田”到“一块屏”,庆丰村万亩示范方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孵化出一个新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

一批以年轻人为主的新农人,正在让更多的创新力汇聚到一方田里。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在庆丰村稻香文化馆的产学研基地,我们不但能看到数字大田的样子,还能吃到田里产出米的滋味好不好吃,这个活交给了我们来自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科研团队的小伙伴们。

记者吃到这盘米饭来自庆丰村去年的好收成,而在扬州大学这个科研团队看来,这是“一方田”里优良品种的“三好学生”,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一个新名词——食味值。

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科研团队 扬州大学研究生葛语桐:我们的实验更要求产质效协同,产量品质还有效益要协同发展,比如说食味值。

记者: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叫食味值?

葛语桐:有一个专门的食味仪器,通过硬度、黏度、平衡度综合打分。

庆丰村多水环绕气温适宜,水稻生育期每天日照时间平均长达13小时,也有肥沃黑土地。村委先后组织了好几轮种植大户承包,但由于以前田块零散,产业上下游割裂,大户没怎么赚到钱,先后都退出了。

这时候,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供销社伸出了橄榄枝。按照承包地所有权不变、经营权连片的原则,通过村集体担保,600多块分散的土地流转到了“溧阳市供销社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名下,这为丰产方解决“统”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记者在万亩示范方核心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区域,200亩的地块一眼望去,有几十个水稻新品种正在“同台比拼、同台竞技”。而让这些新品种不断落地生根的关键,正是“农合联”连接了更多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农合联”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在一方田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农民“肉眼可见”。另外,通过统一供种、飞防、收购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大大压缩了中间环节,让种地效益“触手可得”。

农业生产“三个变化”背后的“三个增”

一方田的“三个变化”背后体现出的是“三个增”。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这个数字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在不断增加。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

从各地实践看,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一般能提高10%到20%的产能,也就是100公斤左右的产能。

保障产能增加,今年,国家又大幅度提高高标准农田的投入标准。

第三个“增”是收入,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实际增长6.6%,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

从一方田到一块屏,是农田和科技的“双向奔赴”,种粮农民和科研团队的“相互成就”。科技赋能农业,让种地更轻松,也让示范田不断焕新,迸发出更多活力。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朱继华 梁丽娟 蒋树林 杨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