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花瑶“讨僚皈”盛况空前引数万游客 推陈出新描绘文旅繁荣新画卷

湖南隆回:花瑶“讨僚皈”盛况空前引数万游客 推陈出新描绘文旅繁荣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4 18: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0日到12日,连续三天的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纷至沓来、数以万计的避暑游客和瑶族同胞相聚花瑶,共飨文化交融的民俗视觉盛宴。

8月11日,“瑶服出行·云上花瑶”活动在风景如画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璀璨启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民众与远方游客的目光与脚步。隆回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曾艳梅与隆回县政协主席奉锡样等,和全国游客来宾共同见证了这场盛大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活动。

隆回县政协主席奉锡样在热情洋溢地致辞中介绍道:“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禀赋、凉风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独特优势,致力打造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高山台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充分借助民族节日这一独特民族文化品牌,融入文旅发展,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隆重举办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暨“华夏瑶服出行”第五届非遗音乐会。”

随后,从别具特色的花瑶民俗展现,及至瑶服出行的华美展演,每一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底蕴。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唐雪萍介绍:“我们的服饰以黑布红线为主,绿色和黄色、白色做为点缀。今天我们看到的服装,是长辈一针一线绣给儿女的。”

在民间文艺的璀璨汇演舞台上,《花瑶挑花裙》的精巧细腻、《瑶族香草龙舞》的磅礴气势、《瑶族长鼓舞歌》的激昂旋律、《瑶家迎客来》的热情好客,以及《神秘花瑶》所展现的深邃魅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瞬间。

湖南省洞口县罗溪瑶族乡石春晖说:“我们的服饰蓝底白边。我们最有特色的是山歌,因为没有文字是口口相传的。”她唱道:“不唱山歌忘记歌,不放竹排不下河,小小竹排江中游,号子声声震山河。”

现场观众人山人海

8月12日,“讨僚皈”“瑶服出行”非遗音乐会在崇木凼村再次璀璨绽放。花瑶姑娘们手捧米酒,以拦门酒的古老习俗热情迎接每一位宾客。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瑶族同胞,一同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

邵阳市政协副主席丰新妹等领导到场,更是对花瑶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精致的花瑶挑花、风格各异的各地舞蹈轮番上阵,为上万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音乐会上,广东连南排瑶的淳朴、云南文山蓝靛瑶的神秘、广西融水红瑶的热情、贵州黎平瑶族的独特等各地瑶族文化瑰宝交相辉映。

现场助学捐赠活动

据瑶服出行组委会负责人双双介绍,“瑶服出行·云上花瑶”系列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200多名瑶族同胞参加展示,她说:“活动的初衷就是穿民族服饰、扬文化自信。通过瑶服出行活动,带动着全国各地的各民族的同胞来进行一个交流交往交融的一个互动。”

“讨僚皈”作为瑶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9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在隆回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讨僚皈”这一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通过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让花瑶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更让游客爆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地民宿迎来游客井喷

2023年,花瑶地带旅游民宿成倍增长,仅管增长到8000个床位左右,但今年暑假期间,依然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情况。

为了保护和传承花瑶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花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隆回县成立花瑶文化学会。

花瑶文化学会秘书长步道球说:“最主要的就是保护性的传承和创新性的传承。另外运用好我们的瑶歌瑶舞,以及我们传统节日来打造这个主题活动,来拉动旅游资源。”

花瑶文化学会促进“讨僚皈”纪念活动不断创新,不仅为全国游客送上一场场文化的盛宴,更是致力于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实践。游客们络绎不绝,也让各国各地来宾惊叹不已。

首次来到花瑶的广东游客唐雪萍感受非常深刻:“他们的节日非常盛大,人非常多。我们寨子比这大,但这里的人流非常大,这里的人民非常热情,我下次还要来。”

现场树林站满了观众

花瑶文化学会秘书长步道球说来宾们告诉他有几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花瑶的夏天,如此的清凉。第二个想不到花瑶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第三个想不到。花瑶的旅游如此爆火。所以在这里,特别感谢我们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乡党委政府为我们花瑶这个旅游平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图片由胡德积 、李乐源、胡熠华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