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非遗韵浓,古艺情悠——滇西非遗传承与创新之旅

2024-08-12 15: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7月13日至17日,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融聚新韵丹青绘苍洱,共建民族通途兴云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大理和剑川两地,开展以“探寻扎染技艺,弘扬黑陶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深入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剑川县,探访非遗扎染技术,采访黑陶艺术的非遗传承人,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应用。

深入周城探扎染技艺,守正创新开非遗新篇

实践团首先前往具有“民族扎染之乡”美誉的周城,在大理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开展参观学习。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值得注意的是,扎染作为传统的民族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工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支持民族传统工艺传承人开展技艺传授活动。

图为实践团与传承人段树坤老师合影

在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馆长段树坤老师为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通过段老师的详细介绍,团队队员了解到,扎染工艺在中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其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图案、扎花、浸染、拆线、漂洗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均需匠人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图案优美,品质上乘的扎染作品。不仅如此,扎染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扎染作品,从古代至今的各个时期均有涵盖,展现了扎染技艺的传承与演变。

图为实践团采访段树坤老师

在采访过程中,传承人段树坤老师反复强调白族扎染的复杂工艺与匠心独运,白族扎染之所以能在新时代仍焕发出生机活力,离不开守正创新。“每一种新花样的创造和应用,都要花费十七八个月甚至一年。团队首先要将传统的工艺学会,再根据当下需求进行创新,这样扎染的生命力才会越来越强。”段老师如是说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白族扎染技艺

在参观学习结束后,团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扎染的制作工艺。从设计图案、布料折叠、捆扎到染色,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乐趣。通过这次体验,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扎染这一传统工艺的精湛与魅力。

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技艺特点,还深刻理解了这一传统工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特别介绍了扎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如时尚服装、家居装饰等,展现出传统扎染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和无限潜力。

寻黑陶踪迹访剑川古城,于世代传承见坚守初心

南与土陶的缘分,从海门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便可一窥。公元713—792年间,剑川的第一座城池建在今甸南上下登(古称上下墩)一带,史称 “罗鲁城”,《元史·地理志》载:“罗鲁城,在州治南十五里,唐时有此城,即瓦窑村北”。数千年的制陶历史,一度让“土陶” 成为甸南的历史文化符号。鼎盛时期,甸南大部分的人家都会烧制土陶,从上登村到天马、发达一线长约2公里的公路边,陶制品琳琅满目,形成了陶制品一条街盛景。

黑陶以其独特的黑色、光泽和精美的纹饰而著称,是云南省的重要传统工艺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盛极一时的土陶几经浮沉,逐渐淡出了人们追捧的视野,但对于剑川白族土陶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董月畅来说,陶的分量始终未曾轻过一毫。

图为实践团

7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融聚新韵丹青绘苍洱,共建民族通途兴云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剑川县董月畅黑陶手工坊前往参观采访。

图为7月13日黑陶开窑场景

在采访过程中,董师傅介绍道,剑川黑陶的制作技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人工操作,从泥土的选择、处理,到手工塑形,再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把控,每一步都展示了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细致。采访结束后,董师傅带领团队成员参观黑陶作坊,观看黑陶的制作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详细讲解了黑陶的制作工艺,最后带领团队成员观看了黑陶开窑的全过程。

图为实践团受邀进入工作间近距离观察学习黑陶制作工艺

忆起初遇董师傅时,他正在为新制的陶罐制作盖子,陶泥在他手下伸展出优美的弧线,手工艺品的魅力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然而,这充满了历史底蕴的非遗黑陶也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

2006年,兰花市场出现繁茂现象,黑陶花盆则因其良好的透气性备受喜爱,市场随之繁荣起来。兰花热退去后,制作黑陶器具的匠人大多因难以维持生计而转行,仅剩的几家经营户,除经营黑陶外也不得不销售外地上铀的陶器品种,剑川黑陶渐渐退出市场。

面对惨淡的市场,董师傅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大胆推陈出新:放弃传统的大瓮大盆大缸大罐,把粗笨的黑陶精致化,让质朴的土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把剑川木雕技艺以及现代造型艺术的元素融入其中,让黑陶既古老又现代。

图为董月畅老师精心制作黑陶器具过程

数年间,董师傅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研发,多次到外地积极跟各地制陶艺人学习交流,不断在传统的陶器制作中加入新的创意,把单一的品种多元化,让剑川白族土陶以新的姿态容颜重生,逐步走向市场化。终于,萧条多年的剑川白族土陶市场渐渐复苏,传统的黑陶手工艺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图为董月畅老师向实践团分享自己的黑陶传承故事

董师傅在与团队分享往事时,脸上总是挂着真挚又略显腼腆的笑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陶,如今已然走过半个世纪。近五十载的坚守与热爱让一门手工技艺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熠熠生辉,这让团队意识到非遗不仅是对技艺的学习,更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团队成员们被当地工匠的坚守和传承精神所打动,也深刻理解了非遗技术的传承不仅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此行让团队成员坚定了助力非遗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信念。他们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保护和发展剑川黑陶非遗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团与董月畅老师和黑陶制作工坊负责人合影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非遗技艺的研究和宣传,为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团队要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白族扎染和剑川黑陶等非遗技艺一定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通讯员:合肥工业大学 王宵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