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工业发祥之源,再到新时代的新唐山,唐山经历了沧桑巨变。这是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才荟萃的城市,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起点,更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
为塑造唐山城市发展新亮点,传承和弘扬唐山英雄工业精神,路北区图书馆依据唐山近代的七个第一,隆重推出“以少年之名,逐工业之光”研学活动,将唐山特色工业文化植入研学旅游路线中,让小小少年们在“行走中的工业课堂”中全面了解唐山工业的辉煌历史。
打卡工业文化,对话城市文明。本次活动于路北剧场盛大开启,经过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3个场馆的实地学习、寻根溯源,带领读者致敬工业先驱者,探寻唐山7个第一。
2024年7月11日,“以少年之名,逐工业之光”——唐山工业七个第一研学活动开幕式于路北剧场正式启动。
在满溢书香的明媚夏日,读者现场聆听“穿越百年时光,探寻城市文脉”宣讲,从唐山这座城市的由来开始,细数近年来唐山工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场带领读者近距离探索工业制造的秘密,见证唐山的智慧与力量。
启新,始建于1889年。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变化,创办于积弱积贫的清末民初,成长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经历了建国后的风云变幻,饱经磨难,几度兴衰。
启新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早期水泥工业的缩影,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水泥厂和启新瓷厂生产的第一件卫生陶瓷。
2024年7月16日,“以少年之名,逐工业之光”研学活动的第一站由唐山启新工业水泥博物馆开始,顺利启航。
开滦,历经世纪沧桑,是一座浓缩工业文明的记忆殿堂,一个讲述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大课堂,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读本。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博览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记载了开滦首开中国路矿之源的历史遗踪,重现了因煤而兴的唐山难以抹去的城市记忆。
百年开滦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脚步。这里有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中国迄今存世最早的老股票。
探秘百里煤海,追忆工业文明。2024年7月23日,唐山工业七个第一研学活动的第二站,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延续足迹,再次踏上工业之旅。
西南交通大学,始称“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大在唐山的66年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培养了大批彪炳史册的科学泰斗、学术大师、行业翘楚。1912年,留美归来的罗忠忱到校,成为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
交大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文明的辉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唐山交通大学”之名蜚声海内外,为唐山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老唐山人难以忘却的文化记忆和骄傲。
2024年7月30日,唐山工业七个第一研学活动的第三站,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再续新旅程。
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是河北省首个综合众多工业主题,集工业历史、设计展览、高新科技、互动体验、艺术休闲为一体的工业文化综合博览中心,充分展示唐山工业历史文明,深度挖掘唐山工业精髓,系统全面地展现唐山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带领参观者穿梭于城市工业之梦的憧憬中,体验别具风情的唐山魅力。
2024年8月9日,唐山工业七个第一研学活动的成果展示在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举行,活动至此圆满落幕,完美收官。追逐工业光芒的少年齐聚在这里,他们是继往开来的新生力量,他们还将延续时代文脉、共同书写辉煌。
历经多地的实地参观和专家讲解,唐山工业研学活动的旅程告一段落。通过直观地学习探访,这些新时代少年接触到历经百年岁月的工业遗迹和珍贵史料,充分了解唐山在中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增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了解唐山历史,感知工业文明,厚植家国情怀。本次“以少年之名,逐工业之光”唐山工业七个第一研学活动作为工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带领读者沿着历史长河遨游,一同感受中国工业化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见证新兴希望与历史印记交织的新唐山。
将文化融入旅游、以旅游彰显文化。未来,路北区图书馆还将在文化传递的道路上积极贡献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和力量,以书为媒,以活动为桥,继续延续研学活动的步伐,讲好唐山故事,传播唐山声音,叫响唐山文化旅游品牌。(王钰 丛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