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冬梅 8月9日上午,以“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风土”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④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开幕,440多名国内外嘉宾齐聚塞上江南,共赴全球葡萄酒界的味蕾之约、文化之约、发展之约。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作为本次博览会的重要嘉宾来到了宁夏银川,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宁夏葡萄酒。
本次博览会以 “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风土” 为主题,旨在表征贺兰山东麓产区独特风土和葡萄酒典型风格的必然联系,塑造本土葡萄酒的多元化个性特征,为实现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树立典范。
回眸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中国葡萄酒在强汉盛唐乃至元代都呈现过辉煌的历史。当时,正是先辈们将源于丝绸之路上两河流域的葡萄酒通过西域引入中原地区,并结合西域和中原各自的独特风土条件与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提升,造就了当时葡萄酒发展的盛景。鉴古知今,在新质生产力带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相信,运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定能助力宁夏乃至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驶入新赛道、打开新篇章。
贺兰山东麓产区风土特征优越明显,产区位于沙漠边缘的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地形地貌独一无二,沙化的砾石土壤造就了产区特殊的土壤结构,加之产区干旱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交接,光热资源充足,空气干燥等特别的气候条件,对优质酿酒葡萄种植提供了天然的风土优势;同时产区东西南北地域还形成了风土各异的众多子产区与小产区,使得生产多元化葡萄酒具有明显的集群优势;最终结合一系列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措施,造就出了世界上独有的酿酒葡萄优质产区,能够酿造出个性风格突出的优质葡萄酒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
全国众多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当地科技人员通力合作,首先针对贺兰山东麓产区独特的大陆性气候,选育出了耐高热强光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品系,以及抗旱寒免埋土酿酒葡萄优株(优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品种芯片”;其次基于酿造微生物对产区典型风格表达的重要作用,开展了本土酵母酿酒性能研究,实现了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从0到1”的突破,构建了本土酿酒微生物的 “菌种芯片”。这些源头性技术难题的突破,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贺兰山东麓产区开展了一系列全产业链的科技探索创新,依托智能化酿造项目,研发了“葡萄酒物质对应感官的预测系统”,解决国产葡萄酒过度依赖原料品质、风格特征不易固化的瓶颈问题;依托橡木桶替代项目,研发了基于仿生原理的橡木替代材料和陈酿装备,可以有效控制陈酿成本。这些科技项目的创新实施,为挖掘产区风土优势提供了科学性系统性方案,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保障品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