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是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全旗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188.68公里,辖15个苏木镇、4个街道、139个嘎查村,常住人口20.3万人,地广人稀。为了满足偏远地区群众的司法需求,多年来,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依托下设的4个派出基层人民法庭,15个法官联络点,10个巡回审判点,将法庭开到嘎查、牧区,开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实现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既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又为旁听群众送上法治“大餐”,全力以赴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巡回审判“+”,绘写正义新篇章
“你来不了的话,我们就去。”
近日,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乌斯太人民法庭受理一起来自巴彦木仁苏木套海嘎查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案件被告王某某因脑梗行动不便,且身边无人照顾,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本着司法为民便民理念,立即决定启用巡回审判车,驱车200公里,将开庭地点搬至当事人家中。一间毛坯房,几个塑料凳,简单而庄严的巡回法庭就地布置而成。庭审中,法官认真听取了当事人的诉辩意见,详细询问调查了案件相关事实,有效引导当事人充分举证、质证,此次巡回审判得以顺利结束。
法庭不只是庄重威严的房子,法官也不只是高坐在审判椅上。他们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哪里有司法需求,就把法庭开到哪里。为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机制,拓展司法职能,延伸司法服务,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制定《人民法庭管理制度》和《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工作规则》 ,实现对辖区内苏木镇、嘎查村诉讼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点线面结合”的司法服务网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4个基层人民法庭年均受理巡回审判案件1000件左右,结案数占全院结案数的25%。
巡回审判“+”,绘就调解新“枫”景
“要了这么多年的钱,终于要回来了,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调解”。近日,一名当事人带着锦旗来到法院,激动地向调解员表达感谢。原来,巴彦浩特镇某嘎查牧民乌某某多年前借给其朋友敖某某7500元,后因敖某某不还款且态度蛮横,乌某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员收到材料,审核认为属于可诉前调解的案件,遂向乌某某告知诉前调解的优势,在征得乌某某同意后当日将案件委派给多元化调解中心调解员。调解员接到案件后,立即启动“四所一庭”联合调解机制,先后多次深入嘎查,与敖某某所在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沟通联系,并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并主持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分析利弊,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申请人当场拿到了7500元的欠款。至此,这起长达近十年的借贷纠纷在调解员不懈的往返奔波中得以圆满化解。
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推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形成“纠纷信息共享、合力化解纠纷”的良好局面。依托辖区派出法庭、法官联络站和巡回审判点,探索完善巡回法庭、周末法庭、夜间法庭等满足群众需求、彰显制度优势的特色法庭模式,推进“四所一庭”调解机制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基本形成,切实做到将多元化解建立在车轮上,建立在田间地头上,建立在草原牧场上。2023年以来共巡回调解纠纷1076件,调解成功395件,真正将“家门口”的司法服务落到实处。
巡回审判“+”,绘制普法新画卷
近日,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法官到巴彦浩特镇某小区内巡回开庭审理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吸引众多小区业主及物业公司自发到场旁听。
“房屋闲置我们为什么还要交物业费?”
“只要物业公司服务好,我们肯定会交物业费。”
庭审现场,旁听的群众都发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了更好地了解案涉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法官邀请案件双方当事人实地走访了该小区,对小区中的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安保服务等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询问小区其他业主,从多方面了解引发物业服务纠纷的原因。并就地与参加旁听人员展开互动交流,围绕群众们提出的有关物业费、公共费用分摊纠纷等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规定一一进行了实例解答,群众都表示受益匪浅。
每一起“小案”的背后,都蕴藏着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司法的期待。近年来,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始终把司法为民的理念、如我在诉的情怀实现在群众利益的维护上,让法律的力度通过有温度的司法来落实、法院的职能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来延伸、法官的职业理想通过为民司法来实现,让“家门口”的法庭成为普法“公开课”,努力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效果,在审判中促进群众法治观念提升。
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始终不遗余力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诉讼环节都能体会到便捷高效、热情贴心的服务。巡回调解、巡回审判、巡回普法……法官们一次次走出法庭,走进工厂、田间地头,走到百姓家门口。从最东的巴彦木仁苏木到最西的巴彦诺日公苏木,从最南的温都尔勒图镇到最北的乌力吉口岸,穿越沙漠、戈壁,法官们每年走过几十万公里,在祖国西北大地上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合法权益。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完善巡回审判办案新模式、新机制,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以扎实成效走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联系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石雯 汤蓓)